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内容
区各街道文化体育科,区文化馆,局属各中小学、幼儿园:
现将《2010年天宁区文化体育工作意见》印发给你们,希认真贯彻执行。
常州市天宁区教育文体局
二○一○年四月二十一日
2010年天宁区文化体育工作意见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加快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全区文体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以繁荣和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实施文体民生工程,全力构建公共文体服务体系,切实提高文体服务水平,为建设文化名区、体育强区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加强馆、站、健身点建设,实施公共文体设施强基工程
以政府为主导,加大公益性文体设施建设经费投入,全面规划、启动新一轮区、街道综合性文体阵地建设,不断改善公共文体服务硬件条件,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体需求。
(一)实施区文体活动中心的搬迁改造工程。配套建设区国民体质监测站、筹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天宁支中心。开辟舞蹈、书画、图书阅览、乒乓、棋牌等各类群众文体活动阵地,同时开展文体项目培训,切实扩大区级文体基础设施辐射力与服务面。
(二)开展国家级、市级体育健身俱乐部创建。红梅街道完成国家级体育健身俱乐部建设。青龙街道、茶山街道创建市级体育健身俱乐部。同时启动行政村体育健身俱乐部建设,增强村级全民健身活动组织力。加强社区(村)体育健身俱乐部管理,组织区优秀社区(村)体育健身俱乐部评选。
(三)建设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点。根据省市工作要求,各街道依托街道文体站(文体活动中心)建设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点,并接受省文化厅、市文广新局验收。
(四)建设20片羽毛球场地。各街道要本着亲民、便民、利民的原则精心组织场地的选址与规划,于4月份上报拟建单位、场地照片等资料,区实地查看后向市申报建设项目,12月份各街道接受市抽查验收。
(五)新建晨(晚)练点30个。各街道利用老小区整治、新建小区配套建设晨(晚)练点5-6个。加强晨(晚)练点管理,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选配优秀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辅导晨(晚)练点文体健身活动。组织区优秀晨(晚)练点评选。
(六)继续推进学校体育设施场地对外开放工作。各街道、社区要积极引导辖区居民规范有序地进入指定的12所学校进行健身活动,不断总结开放工作的经验与不足,力求让学校放心、让居民满意。
二、加强全民健身与社区文体艺术节活动组织,实施文体活动内涵提升工程
将深入贯彻《全民健身条例》,全面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精心组织社区文体艺术节作为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重要平台,创新活动形式,提升文体活动层次和内涵,打造文体活动品牌,不断扩大活动影响。
(一)认真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以“全面贯彻《全民健身条例》,喜迎17届省运会”为主题,广泛开展宣传、培训、讲座、展示、比赛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如:开展“体育进社区”、“体育下村”、《全民健身条例》知识问卷、健身项目展示活动,举办体育新项目、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举办科学健身知识讲座,举办老年人钓鱼、乒乓、象围棋、门球比赛,举办中小学春秋季运动会。重点加强青少年、老年人,职工、农民等不同人群体育健身活动的组织与指导,不断扩大群众受益面。各街道、社区在活动中要积极利用宣传专版、悬挂横幅、印发宣传品等方式,宣传《全民健身条例》,推广普及科学的健身方法,提高广大居民群众的健身意识,全力扩大全民健身活动的社会影响。
(二)组织全国第三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成立由分管区长挂帅的国民体质监测领导小组,组建国民体质监测机构。有关街道与单位要按照《2010年天宁区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方案》的安排和要求,组织人员参与监测工作,做到积极主动,密切配合。要严把质量关,规范操作,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监测任务。
(三)精心组织社区文体艺术节。以“幸福广场—广场文艺周周演”为主要活动载体,分区、街道(部门单位)、社区(村)三大类别,按照“项目化、承办制”的运行方式组织本年度社区文体艺术节。全年组织各类活动300场次,其中区级活动40场次,街道级活动60场次,社区(村)级活动200场次。各级活动要注重“两个出新”,一是注重活动形式的出新,强化活动的主题性,连续性以及互动性;二是注重活动组织机制出新,创设良好的活动协作平台,建立上下联动、横向互动运作机制,不断提高活动组织、管理、建设力。
(四)组织参加省、市各类文体比赛。积极参加市第六届音乐舞蹈新作品大赛,鼓励文艺工作者创作更多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音乐舞蹈作品,坚持以精品为支撑打响艺术品牌,提升天宁的文化品位,同时带动天宁美术、书法、摄影等其它艺术门类的全面发展。积极参加省、市相关健身展示活动,精心做好省十七届运动会艺术体操、蹦床技巧比赛承办工作。
四、加强培训学习,实施文体队伍优化工程
(一)加强文体干部队伍建设。继续抓好文体干部的继续教育。组织政治教育、业务培训、工作调研活动,进一步增强广大文体工作者的宗旨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廉洁意识、服务意识、作为意识、改革创新意识,造就一支素质新、作风好、业务精、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文体干部队伍。
(二)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抓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工作,全年培养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00名,使全区每万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0名。推荐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参加市二级、省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逐步打造一支年轻化、专业化、责任心强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骨干队伍。组织每两年一次的区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评选,充分调动全区广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积极性,引导和鼓励他们深入基层,到各文体活动站点指导群众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三)加强文体团队建设。进一步充实全区文体团队资源库。积极举办文体新项目(排舞)培训活动,组织排舞大展示,培养文体骨干的同时推动特色团队建设。全区上下要加大对群众性文体团体的扶植力度,积极为团队提供丰富的展示、发展平台,重点要为17届省运动会在我市举行培育打造1-2支500人以上的健身项目展示表演队。
五、加强管理体系与制度建设,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物保护工程
明确区、街道、社区(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物保护工作职责,加强三级管理网络体系与制度建设。
(一)加强对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系统发掘、整理和保护。公布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组织相关项目参加全国、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申报工作。区文化馆要认真组织好国家级项目“留青竹刻”、省级项目“宣卷”的保护工作。
(二)深入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健全区、街道、社区(村)三级文物普查队伍网络,继续配合市做好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调查资料整理、汇总、数据库建设阶段”的工作。
(三)建立文物保护单位(点)档案及巡查制度。进一步充实、细化全区199处不可移动文物的资料,同时按各所属社区(村)、街道分别建立档案。每个不可移动文物点安排1名社区志愿者负责日常巡查工作(其中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文物保护控制单位主要由所属单位负责管理),发现存在安全隐患、有破坏行为等情况及时向社区(村)、街道、区报告,重大情况由区及时向市汇报,从而逐步建立规范的巡查报告制度。
六、加强依法行政管理,实施文化市场规范工程
坚持依法行政,严格做好娱乐场所的审批工作,全面加强对文化市场的引导、管理,以规范、高效的服务促文化市场健康发展。
(一)召开区文化市场管理工作会议,组织消防安全培训,与文化娱乐场所经营单位签定安全管理责任书,全面加强和完善歌舞娱乐、游戏游艺场所的安全监督管理。
(二)借助“文化环保工程”、“扫黄打非”战役平台,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秩序。积极会同公安、工商等部门开展专项整治活动。继续配合市文化行政综合执法支队开展文化市场的日常巡查工作,以禁止接纳未成年人为重点,加大网吧、游戏机室的监管力度。
(三)积极探索建立文化市场管理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部门联动机制,加强部门协作与配合。重点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整合管理力量,实现文化市场群防群治,确保全区文化市场安全、稳定、有序发展。
附件:
2010年天宁区文体工作主要目标任务一览表
序
号
项目内容
责任单位
要求
备注
1
区文体活动中心搬迁改造工程
区文化馆
配套建设国民体质监测站
筹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
下半年对社会开放
2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点建设
各街道
各街道根据实际情况选择1.5万元或5万元的配置标准组织建设
3
体
育
健
身
俱
乐
部
建
设
国家级体育健身俱乐部创建
红梅街道
按照市体育部门要求完成建设任务
市级体育健身俱乐部创建
青龙街道
茶山街道
申报时间待定
优秀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评选
11月份每街道报送2个单位
参加区评选
4
建设20片羽毛球场地
4月份各街道报送申报材料, 12月份接受市验收
5
国民体质监测
茶山、天宁街道,区有关学校
详见区政府办公室关于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的文件
6
全民健身系列活动
详见《2010年天宁区全民健身活动方案》
7
幸福广场周周演活动
详见周周演活动方案
8
区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评选
7月份每街道报送4-5人参加区评选
9
区优秀晨晚练点评选
9月份每街道报送3-4个晨晚练点参加区评选
10
市第六届音乐舞蹈大赛
4月底报送作品文稿参加征文比赛,9月份参加舞台演出
11
全区199处不可移动文物点巡查工作
有关单位
每个不可移动文物点安排1名社区志愿者负责巡查工作
12
市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参评活动
有关街道
区推荐2个街道参加市评选
13
市全民健身设施管理先进单位参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