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内容
常天环〔2010〕4号
常州市天宁区环保局2010年工作要点
2010年,区环保局将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按照区委、区政府打造生态环境高地的要求,进一步落实环保优先方针,突出重点,狠抓落实,认真扎实地做好各项年度重点工作。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生态市为抓手,以削减总量、改善环境、防范风险为着力点,以工业污染全防全控为重点,提升环保监管水平,继续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努力为全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新贡献。
二.目标任务
1、继续开展“清水工程”,提升已整治的24条河道水质,对前浪浜实施综合整治;
2、确保考核断面在上游来水符合功能区水质要求的情况下实现达标,小康社会环境质量综合指数>83分,继续推进运河“1856”工程,改善运河干流水质;
3、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确保完成年度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减排任务;
4、积极推进生态市建设,完成天宁经济开发区的生态工业园区创建工作,组织创建1-2个市级以上生态村,启动国家级环境优美街道创建工作,按计划完成绿色社区、绿色学校创建工作;
5、严把项目审批关,对不符合建设项目环保准入门槛的污染项目实施“一票否决”;
6、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开展印染行业专项整治,提升全区纺织印染行业环境管理水平,强化日常监管的制度化,对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单位依法惩处,处罚准确率100%,年内建成区污染源监控中心;
7、信访处理率100%,结案率100%;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结率100%;
8、开展工业企业恶臭气体整治,年内完成推进区域内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和懒汉炉整治。
三.工作措施
一是围绕提升环境质量,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生态市创建要求,全面开展生态创建工作。1、以志在必得的决心完成生态工业园创建任务。针对创建所需的经济发展、物质减量与循环、污染控制和园区管理四部分21项指标,在2009年实施六大工程的基础上,2010年重点在降低水耗方面取得突破,完善台账资料,确保通过省厅验收。2、启动全国环境优美街道的创建,针对街道特点,组织1-2家涉农街道开展创建,进一步提升生活污水接管率、绿化覆盖率、继续开展环境整治,力争实现创建工作的新突破。3、巩固、扩大、提升生态村创建成果,在2009年创建3家生态村的基础上,继续选择1-2家城郊结合部的村庄实施生态村创建,进一步改善村庄环境,倡导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的理念。
二是围绕削减污染总量,着力推进中水回用。针对园区印染企业较多,新鲜用水和排污量较大的特点,按照前期确定的实施园区大循环和园区内培植典型企业的思路推进中水回用。园区大循环:利用市政提标后的尾水通过管网输送至工业用水厂,经处理后提供给印染企业作为生产用水,要在对园区水厂、典型印染企业的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和对城北污水厂尾水水质进行监测的基础上,形成基本方案并配合实施。培植典型企业:在东霞印染成功开展中水回用的基础上,针对针织印染废水相对浓度较低,易于回用的特点,以凯达针织等企业为重点推进点源的中水回用项目。
三是围绕打造放心行业,着力推进印染行业整治。根据前期对印染行业开展的调查,全市共有印染企业328家,其中天宁区65家,正常生产的59家。2010年,要按照打造放心行业的要求,开展对印染单位的整治,实现“整治对象全覆盖、日常监控全覆盖”。1、规范企业排污行为。按“污水收集处理到位、废气收集处理到位、固废收集处理到位”的要求开展整治,配套健全污染防治设施。2、完善监控手段。2010年完成区监控中心建设,对重点排污单位安装电动控制阀门、自动取样器、流量计等自动监控设备,雨水口安装视频监控探头等设备,并与区监控中心联网。同时对重点企业和地区,采取驻厂代表等形式,直接了解运行和管理的全过程。通过人防与技防相结合,实现工业污染监控全覆盖。3、健全环境管理制度。制定企业环保管理制度,建立废水、废气和固废运营记录台账,完善环境应急预案。
四是围绕改善民生问题,着力推进餐饮示范街区建设。天宁餐饮业较为发达,但与此同时,带来的污染投诉纠纷也居高不下,据统计,全区餐饮业油烟、噪声方面的投诉约占环保信访总量的30%以上,特别是一些小饭店、小餐饮由于污染防治设施不到位、业主环保意识不强,造成了重复信访、集体上访,损害了群众的环境权益。为了解决餐饮业污染扰民问题,2010年要在天宁、兰陵、红梅等街道的敏感地区开展餐饮环保示范区的创建活动,落实污染防治各项措施,以改善全区区域环境质量,减少信访数量,实现环保工作五个“100%”和“四个示范”。五个“100%”是要求各餐饮单位100%的安装油烟净化装置并保持正常运转、100%的污水进入城市污水管网、100%的持有营业执照等证件规范经营、100%的餐厨垃圾得到集中收集和处理、100%的实行环保承诺制。“四个示范”是要求合法经营示范、污染防治示范、自律行为示范、长效管理示范。
五是围绕构建大环保机制,着力推进环保属地管理。2009年,通过实施“全区环保在行动”考核,部门配合、上下联动的环保属地管理已有了一定的基础。2010年,要不断完善目标责任考核,进一步健全完善大环保机制,按照“重心下移、属地管理”的原则,以签订责任书等形式,将污染源达标排放、一般环境信访调处、禁燃区燃煤锅炉改造及懒汉炉整治等年度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各街道及相关部门。同时,进一步明确管理标准,严格考核奖惩,真正做到事有人管、责有所归,实现环境管理工作全覆盖,推行长效精细管理,推进环保管理体制高效运行。
六是围绕提升环保能力,着力推进队伍建设。首先是进一步加强环保队伍能力建设。抓好工作能力建设。加强对环保队伍学习、教育和监督,进一步强化队伍的依法行政水平和廉洁自律能力。抓好技术能力建设。定期组织不同类型、不同形式的环境知识学习,定期组织开展多元化的培训,加强环境保护监察执法队伍和环境质量监测监控系统的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建设。加强环保应急能力建设。配备相关的仪器设备,制订应急预案,对存在的事故隐患加大检查力度,一旦出现问题做到早发现、快报告、速处理。其次,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切实做到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把开展绩效评估、党风廉政、精神文明、政风行风建设等工作与环保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引导干部职工积极为基层服务、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坚持在执法中服务、在服务中执法。同时,要进一步完善监察大队和监测站的仪器装备建设,年内基本达到标准化的能力建设要求。
二О一О年三月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