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州市天宁区人民政府网站!
繁體中文
长者模式浏览
智能问答
移动端应用
登录个人中心
首 页
走进天宁
新闻中心
政府信息公开
政务服务
互动交流
数据开放
数据发布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重点领域公开
>
社会保障
> 内容
社区小舞台 就业大作为
发布日期:2010-08-17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中
小
〗
相关阅读:
就业社区为重要抓手,通过强化基础管理、开发社区岗位、落实就业政策、实施就业援助、加强创业扶持、组织技能培训等多种措施,全力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截止目前,全社区共有440人实现再就业,再就业率达到98.7%。其中:有103名灵活就业人员享受了社保补贴,有36人实现了自主创业,所有就业困难人员全部实现了就业创业。因就业各项工作成绩突出,该社区早在2006年就被评为江苏省充分就业社区。主要做法是:
一、完善制度,实现创建机制长效化
一是建立健全制度和目标管理体系,制定了《社区实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规划》、《社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实施方案》等,并实行逐级管理的工作机制,从制度上规范社区的就业与社会保障工作的开展。二是建立健全充分就业社区创建工作体系,由社区书记亲自指导,分管主任重点负责,形成职责明确,管理规范,运行良好的创建工作体系。三是创新劳动保障协管员服务方式,为辖区内的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提供菜单式服务,使社区的就业与劳动保障工作落到实处,形成扎扎实实的便民利民服务工作,提高居民对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满意率和认可度。
二、夯实基础,实现再就业工作标准化
一是重点建好“五本台账”,即《失业下岗人员求职登记推荐就业台账》、《就业困难群体再就业援助台账》、《“4050”、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援助台账》、《下岗、失业人员基本情况台账》、《社区就业台账》等。二是确保做到“五个清”,即“下岗、失业人员总数清”(其中有多少是下岗的,多少是失业的,其他待业的有多少)、“下岗、失业情况清”(如在哪个单位下岗的或从哪个单位失业的,其原因是什么,原工作岗位是什么,身体状况、年龄文化及有何专长等)、“思想动态清”(掌握他们的就业意向和就业需求,如准备自谋出路的,需要提供就业机会的,就业中需要提高帮助解决困难的,以及有特殊原因不打算再就业的等)、“家庭情况清”(了解其家庭人口状况,收入水平等)、“本人择业要求清”(如有多少人实现了再就业,就业去向是哪里,是自谋出路的还是组织安排的,是长期的还是短期的,是钟点工临时工等灵活就业还是正式录用的等)。在“五个清”的基础上,针对失业人员的具体情况,加强分类指导、动态管理和跟踪服务,帮助每一名下岗失业人员尽快实现再就业。
三、强化服务,实现再就业援助精细化
一是建立“零就业家庭”档案,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消零。2009年7月底,该社区新认定一户“零就业家庭”后,立即为这户家庭提供就业援助“套餐”,指导男户主实现自主创业,同时组织其妻参加免费技能培训,推荐至红星美凯龙公司做营业员,并帮助他们及时申领了社保补贴。目前,社区工作人员仍对其定期回访,随时关注其就业动态。二是重点援助就业困难人员。该社区充分发挥区域优势,与辖区内有影响的企业结对共建,及时推荐就业困难人员到辖区内企业应聘上岗,形成社区人岗对接的长效机制。家住永宁花园的“4050”人员高佩华,失业后一时难以找到工作,该社区主动和永宁花园小区店面的常州舒第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取得联系,安排其担任该公司的出纳开票员,帮助其解决了再就业难题。三是积极落实就业扶持政策。该社区每月召开一次领导小组成员会议,组织学习再就业各项优惠政策文件,提高领导小组成员的政策业务水平。同时,通过集中宣传、现场咨询、板报宣传栏、向居民发放就业政策读本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并注重提高“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质量,帮助他们落实社会保险补贴、小额担保贷款等政策,[FX:PAGE]以提高他们就业的稳定性和自主创业的成功率。失业人员郭瑞海自2007年起一直在江南中鑫物业公司做临时工,由于收入低,工作不稳定,社区帮助他办理了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免除了他的后顾之忧,最近由于其表现好,他已被公司正式录用,为此他对社区也十分感激。四是大力开发社区岗位。利用社区发展服务型经济契机,开办商品零售、中介服务网点,使社区一部分下岗失业人员开办了鲜花店、家电维修店、百货店、理发店等实现了自主创业,成功开发了社区家政服务、保安、清洁、绿化等社区就业岗位187个。
四、注重引导,实现再就业服务人性化
社区十分注重对社区失业人员的人性化服务,定期组织失业人员参加座谈会,相互交流经验,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实现就业和自主创业。成功地创办了“下岗女工温馨话室”,为三十多位妇女找到了满意的工作,找回了生活的自信;充分利用“下岗失业人员谈心室”,帮助他们解忧愁,树信心;开设了“自主创业室”,请社区创业典型金文明谈创业经历,激发了社区居民自主创业的热情;成立了新市民读书站,引导社区新市民自强自立、自谋职业。目前,已有2名新市民开了副食品小店。社区双失业家庭裴法荣夫妻,在各级政府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靠一辆自行车和一辆三轮车办起了社区小学生接送中心,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还有,社区失业人员蒋志红在社区劳动保障协管员的热情帮助下,免费参加了SYB课程和插花培训。同时,天宁区人力资源培训中心还为她量身定制一整套创业计划,聘请最好的插花老师,使她在短时间内就具备了开花店的一切条件。如今,她的花艺小店生意红红火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