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内容
2009年工作计划
2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和整体推进的一年,做好今年工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今年全区卫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全国、省、市卫生工作会议精神,以实施卫生惠民工程为重点,紧紧抓住各种难得的机遇,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大力发展社区卫生、公共卫生工作,进一步推进卫生行风建设,促进全区卫生事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探索卫生体制改革
今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是“真正做到让老百姓得到实惠,让医务人员受到鼓舞,让监管人员易于掌握”,这是检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效的重要标志落脚点。为此,在推进医药卫生体制工作中,我们重点要做好三方面工作:
一要改革卫生管理体制。要进一步转变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深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综合改革,积极探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收支两条线管理。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努力建设好“国家队”,在日常服务中发挥引方向、作表率的作用;努力扶持好“俱乐部队伍”,做到关键时刻“调得动、派得出、用得上、干得好”,努力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的基本医疗卫生和公共卫生服务。
二要改革内部运行机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改善医疗卫生服务,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离不开政府、群众和全社会的关心、理解和支持。但归根结底,要靠广大医疗卫生人员的努力和奉献。为此,全区各级医疗机构要以充分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为目的,深入推进单位用人制度改革,大力开展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机制。要充分发挥我区大医院集中的人才优势,建立一支社区卫生专家指导队伍,积极探索社区卫生主任聘用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
三是改革工资分配制度。要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以质量、数量为核心,岗位责任和绩效为基础的考核和激励机制。要通过分配制度改革,充分调动医务人员为人民健康服务的积极性,钻研技术、增长技能的积极性和增加服务、改善服务的积极性,而不是创收的积极性。要加大学科带头人和关键技术岗位的技术骨干考核力度,探索实行年薪制和协议工资制,合理拉开收入差距,稳定骨干队伍,体现知识价值。
二、以体系和能力建设为抓手,努力加强公共卫生工作
今年,市委、市政府把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传染病控制、妇幼保健等增列到卫生惠民工程之中,各级医疗卫生单位要按照区委、区政府三十项重点工作要求,把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作为今年公共卫生的重点内容。
一要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全面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进一步完善以区疾控、区妇保所为公共卫生龙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骨干、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三级公共卫生服务网络。要按照《江苏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标准》,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逐步扩大免费公共卫生服务范围。要积极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卫生监督所体制改革工作,加快完成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卫生监督所基础设施建设,年底前完成搬迁工作。
二要加强预防保健工作。要进一步做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的落实工作,加强外来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工作,做好对15周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工作。继续抓好禽流感、手足口病、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努力减低法定报告传染病的发病率。当前,要重点做好麻疹等春季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努力健全免疫屏障。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所,要把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监督、指导作为今年的一项重点工作,确保全年预防保健工作落实到位。
三是加强妇幼保健工作。以创建“省妇幼卫生保健先进区”和“甲等妇幼保健所”复查评审为抓手,大力实施“母子幸福工程”,进一步提升区妇幼保健所“三位一体”服务功能。积极发挥我区“全国缺陷儿童监测哨点”作用,探索缺陷儿童的康复训练工作;大力推进妇女病普查工作,普查率达85%以上;孕妇和婚检人群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率达80%以上。
三、以维护群众健康为己任,依法加强卫生监督管理
我们要围绕监督和服务两大职能,本着依法公开、注重实效、有利监督的原则,不断加强卫生监督执法力度,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确保人民群众身心健康。
一要加强行政执法工作。严格执行“卫生行政执法错案责任追究制”,全面开展社会办医疗机构的清理整顿工作,依法查处医疗机构超范围行医、发布违规医疗广告等不规范执业行为。积极开展与公安、城管和街道等单位的联合行动,充分发挥街道卫生检查员作用,及时发现和打击非法行医,切实维护医疗市场秩序。
二是开展食品安全保障活动。以贯彻即将出台的《食品安全法》为契机,大力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食品放心工程”,积极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社区”创建活动,以餐饮业和学校食堂为重点,全面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加强对从业场所卫生条件和从业人员健康状况的监督检查。坚持专项整治与日常监督相结合,重点抓好粮食、奶制品、水产品以及儿童食品等消费环节的监督检查。
三是强化职业卫生工作。认真贯彻《职业病防治法》,把职业病防治工作作为今年卫生监督的重点内容,要立足服务,指导和帮助企业依法建立规范的管理体系。大力开展建设项目职业卫生审查工作,落实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的前期预防,做好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审核,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卫生审查和竣工验收工作,严把职业病危害源头控制关,确保广大职工的身心健康。
四、以关爱民生为重点,推进卫生惠民工程深入发展
2009年,是我市卫生惠民工程推进年。我们要根据区委“重大项目突破年、环境建设创优年、人才工作推进年”的精神,按照“出手要早、措施要新、工作要实”的要求,全力做好社区卫生服务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
一要努力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能力。今年,全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要着眼于突出公共卫生职能、提升医疗质量,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潜力巨大,根本出路在于全面提升服务水平。我们以迎接省“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复查和创建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医示范区”为抓手,努力提升社区卫生服务内涵质量。一是推行社区团队服务。在我区多年开展社区责任医师工作的基础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全面推进以全科服务团队为主体的服务新模式,以全科主治医师领衔,由若干名全科医师、社区护士和公共卫生医师组成服务小组,运用社区卫生服务平台提供的设施、设备和技术条件,开展中心、站点和家庭的三站式服务。二是拓展优惠服务范围。要按照卫生部、卫生厅“免费提供公共卫生服务、按成本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目标要求,进一步扩大零差率药品范围,增加品规至300种以上,努力提高零差率药品销售比例,力争达到药品销售总额的40%以上。进一步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病的规范化管理,努力实现“三个95%”的目标,即:60岁以上老人建档率95%、高血压规范化管理95%、糖尿病规范化管理95%。努力提高居民在社区的就诊比例。三是推进信息化建设。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以常州市社区卫生信息平台建设为契机,努力推进电子健康档案工作。要积极发挥雕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市二院数据共享的辐射作用,扶持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市级医院信息交换平台建设,在市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机构之间实现远程会诊、远程诊断、远程讲座等活动,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水平。四是加快机构标准化建设。按照《天宁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标准》,全面推进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努力完成市下达的机构用房、基本设备的达标任务。加快推进天宁、兰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新建和移建工作,年内完成2个省级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设任务。青龙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年底前搬入新址。五是加强医疗服务质量。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诚信档案,开展医疗质量基础管理专项检查、夜间急诊查房和护理安全管理现场观摩活动。加强全科医生、社区护士的训练力度,开展青年医师基本技术岗位练兵和护理人员的礼仪培训工作,启动“十佳”全科医师、“十佳”社区护士评选活动。六是强化监督考核机制。依法严格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和技术项目实行准入管理,建立多部门协同的监管评价、专业评价、社区评价和社会监督等评价制度,建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社区居委会(村委)述职制度,充分发挥社区居民的民主监督作用,将社区居民是否受益,是否满意作为评价工作的主要标准,力争群众满意度达到90%以上。
二要继续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2009年我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均筹资达250元,并对方案作了以下几方面的调整:一是开展慢性病门诊补偿。对60周岁以下患高血压、糖尿病的参保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门诊就诊,每次补偿慢性病门诊药费的50%,全年最高250元。同时为方便参保居民充分、有效利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资源,全区31家社区卫生服务经申请、验收合格后,将全部作为我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定点机构。二是开展计划生育定额补助。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对象中符合计划生育政策住院分娩的产妇,每人每次定额补助500元。三是提高封顶线。全年累计补偿最高金额从6万元提高到8万元。
四、以巩固提升为目标,努力提高城市长效管理水平
今年,我们要围绕数字化城管、单元网格考核的新要求,充分发挥卫生监督员、卫生检查员、卫生消杀员的作用,在巩固已经取得的成绩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努力做好五小行业、除四害长效管理工作。
一要继续做好健康教育工作。以提高人群卫生知识知晓率和卫生行为形成率为目标,积极开展“健康教育社区行”活动,努力推进“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开展《健康66条─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读本》和《江苏省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指导手册》的推广工作,以社区为单位覆盖率达40%以上。积极争取与企业联姻,为企业深入社区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搭建工作平台。采取重点扶持、分类指导的办法,创建健康教育精品单位6家,健教资料入户率达50%,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85%,健康行为形成率80%。
二要努力做好爱国卫生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区爱卫组织建设,认真组织开展好“爱国卫生月”活动,结合“整治村庄环境、共建小康家园”专项行动,大力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进一步加强全区除四害专业队伍建设,认真组织开展好春冬两季灭鼠、夏秋季消杀蚊蝇工作,确保除四害工作在全市考评中争先进位。大力开展各级各类卫生单位创建活动,确保16家省级卫生村100%通过省级复审确认。
三要加大“五小”行业整治力度。以创建五小行业示范街、示范店为抓手,重点做好四个方面工作:一是开展食品卫生公示工作。将卫生许可、健康管理、信誉等级、近期卫生监督情况、投诉电话、管理单位负责人等信息在店堂内张榜公示;二是做好从业人员培训工作。以街道为单位,对所有五小行业业主进行分类分片培训;三是落实示范店、示范街创建任务。全面完成“五小行业”示范街6条、示范店200家创建任务。四是提升执法检查人员素质。加强卫生监督员、卫生检查员考核管理,实行末位轮岗制、淘汰制,提高卫生监督执法水平。积极探索“五小行业”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实行授牌制、公示制,摸索和总结出适合我区现状的“五小行业”长效管理制度。
五、以群众满意为方向,着力推进卫生行风作风建设
加强行风建设,是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也是保证卫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各级干部要真正把改进作风、创优服务摆到突出位置,坚持把行业作风建设同医疗卫生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同步推进,相互促进。各单位要认真贯彻区委八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深入开展“重大项目突破年、环境建设创优年、人才工作推进年”活动,确实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真正做到服务群众关爱有加、支持企业天经地义。要认真抓好纠风专项治理工作,抓好“三合理规范”要求和“费用清单制”、“价格公示制”等落实。严格控制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的比重,严厉查处大处方、滥检查、乱收费行为。要进一步加强对基层单位基建、设备采购的全程监管,做好对社区卫生机构的财务管理工作,适时会同财政、审计等部门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下拨资金进行审计检查,确保惠民资金全面落实到老百姓身上。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开展对全区医疗卫生单位明查暗访和群众问卷函调,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要及时认真解决,提高社会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