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内容
2009年天宁区教育文体局工作总结
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对照年初既定目标,全力实施教育文体惠民工程,着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一、大力推进教育惠民工程
1.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以《2008年—2010年常州教育发展三年行动纲要》和《天宁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为指导,接受了市政府、省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和省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评估。教育重点建设项目虹景小学、北郊小学综合楼,小区配套工程彩虹幼儿园建设顺利完工,已于9月份投入使用。兰陵小学改扩建工程和青龙中心小学易地新建工程前期工作正在进行中。小区配套工程金梅幼儿园改造和香梅小学建设正在实施中。完成红梅东村小学改造成红梅东村幼儿园工程和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完成丽华新村第二小学创建“市优质学校”改造工程。完成丽华二小、丽华三小、雕庄中心小学、雕庄中学塑胶跑道建设。今年我区成立了“天宁教育促进会”,携手社会各界共同促进天宁教育发展。
2.实施学校主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放大优质教育资源,北郊小学、丽华二小争创省优质小学,“博爱教育集团”发展走出实质性一步,特色幼儿园的创建工作全面启动。开展教育国际交流工作,博爱小学与日本高规市柱本小学开展结对校际交流活动。今年,解放路小学“OM特色学校”正式挂牌成立,红梅实验小学承办了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经验交流暨第七届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作品大赛颁奖大会,该校“班级网站建设”在大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
3.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开展“德育示范项目”、“现代学校网站”、“学校品牌活动”评选,举办“迎国庆,颂祖国”活动,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化课程改革,加强对课改重难点问题的研究,加大课程资源建设力度,不断提升课程实施水平。继续推行“减负增效”工作,严格执行《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和“五严”要求,加强质量监控,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六一”前夕,博爱小学、解放路小学、中山路小学、红梅实验小学、朝阳新村第二小学等五所学校集中开展了学生素质成果展示活动,引起良好的社会反响。北环路小学在第四届中国国际少年儿童漫画大赛中获特等奖,解放路小学获第30届头脑奥林匹克中国赛区“冲击波”项目第一名,博爱小学在第二届全国少儿计算机考试优秀作品评选活动中获二个一等奖,浦前中心小学在第五届全国中小学校园电视节目评比活动中荣获金奖。
4.保障弱势群体教育权益。深入推进“蓝天计划”,加大公办学校对外来民工子弟的吸纳力度,加强外来工子弟学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对基本符合办学条件的外来工子弟学校核发办学许可证,对不符合办学条件的学校予以整改或停办,确保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普及率100%,不断提高外来工子弟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水平。高度重视特殊教育,光华学校“省智障教育资源中心”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5.推动终身教育发展。推进0—3岁婴幼儿园早期教育工作,进一步发挥区人口早教基地“红梅幼儿园亲子园”的作用,全面实施“三送三办”策略,即人口早教知识送进家庭、送进单位、送进新市民群体;早期教育亲子活动办进街道、办进社区(村)、办进企业,让人口早期教育活动在全区0-3岁的婴幼儿群体中普及化。建立“人口早教流动课堂”,充分利用师资力量充实、教学经验丰富等资源优势,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早期教育亲子活动免费办进社区,进一步扩大人口早期教育的宣传覆盖面和影响力。做好红梅新村小学与红梅幼儿园的幼小衔接试点工作,探索幼儿园--小学一体化发展模式。加强社会力量办学管理,着力推进社区教育。青龙街道创建省社区教育中心接受省级评估验收。
6.加强两支队伍建设。继续开展“师德建设月”系列活动,举办第25个教师节庆祝活动,继续开展了区“师德标兵”、“优秀教育工作者”评选活动,选树身边的先进典型,全区新教师向社会作出了“热心爱教、文明执教、优质施教、廉洁从教”的公开承诺。做好第八中学、青龙中学高中部教师的分流工作。切实抓好在职教师、骨干教师研修提高、新任教师和班主任培训,加大优秀人才培养力度,完善教师专业发展五级阶梯,设立10个区“教师发展工作室”,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出台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考核实施方案,建立健全科学完善的教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加大对教师队伍的管理和考核力度。建立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档案,和部分高校建立合作培养机制,着力推进教育硕士培养计划,各级教师高一级学历比例逐年提高。目前,我区小学教师大专及以上学历达88.6%;初中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达75.9%,高中教师研究生学历达6.7%。常州市名教师工作室领衔人2名,区级及区级以上优秀教师比例占总数的21.5%。加强优秀年轻干部培养,构筑校长专业发展多元化平台。
7.加强教育行风建设。推进法律进机关、进学校活动,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行政审批、许可事项的规范化,着力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提高执行力。推进依法治校,做好校务公开工作。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加强宣传工作,加强信访工作,扎实推进廉洁教育和廉洁文化进校园工作,认真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继续开展学校综合督导评估工作,开展“和谐校园”创建活动,大力规范招生、收费等行为,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8.强化学校安全工作。着力推进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深入开展法制、交通、卫生等安全教育,认真排查和整改火灾、饮水安全、食品卫生、传染疾病、校舍安全等方面的薄弱环节,强化学生集体出行和接送车辆使用管理,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和体制机制,提高各类突发事件预警、防范和处置能力,尤其做好甲型H1N1防范工作,控制疫情蔓延。积极开展“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和“城管进校园”活动,不断提高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和城管意识。
9.加强党的建设。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变革教育思维,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现代化观念。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对基层党支部进行换届选举,创建党建工作品牌,举办党支部书记论坛,进一步提高教育系统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力。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抓好党员领导干部教育管理,为教育文体事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二、大力推进文体惠民工程
1.加强社区文体基础建设。抓文化网络建设,把社区共建单位纳入开展文体活动网络之中,调动社会力量办好文体活动,开展好部分学校体育设施场地对外开放工作;抓文体阵地建设,完成10片羽毛球场地建设,新建小区配套体育设施100%达标,组织第三批社区(村)一级、二级文体活动室评估定级命名工作,行政村文化室建设达标率超过92%;抓文体队伍建设,举办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培训100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全区每万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达20名;抓特色文化建设,通过各种文体比赛和演出活动开展特色文化小组、特色文化团队、特色文化家庭等活动。
2.组织开展丰富的群众文体活动。开展天宁“幸福广场”周周演、迎国庆60周年文艺演出、千名老人迎国庆健步走、小戏小品曲艺选拔比赛、秋季中小学田径运动会等活动,组织科学健身知识讲座、国民体质监测、8月8日全国第一个“全民健身日”健身项目展示会、送体育、送文化(书、戏、电影)进社区(村)等活动,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党的惠民政策,提升群文群体活动的水平。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汇编普查成果。在第二轮普查成果的基础上实施区级保护目录申报建库工作,建立区级非遗保护目录,形成国家、省、市、区四级非遗保护名录体系。深入推进国家级项目“留青竹刻”、省级项目“宣卷”的保护工作。
3.加强文化市场管理。进一步做好文化市场的检查与监督工作,确保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召开娱乐场所负责人座谈会,举办相关法律法规培训班,继续做好更换文化市场经营许可证和变更办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