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内容
今年是我区“环境创优年”,区委、区政府对城市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天宁区城管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区委《2009年城市管理工作实施意见》,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积极实施长效管理,扎实推进基础建设,狠抓机关队伍作风,努力实现了城管工作的新突破。在一至十月份的城市长效综合管理考评中,已取得单月考评5个第一,综合成绩暂列第二的好成绩。
一、今年主要工作
(一)探索创新思路,打破管理瓶颈
1. 首建我市大型夜排档疏导市场。根据市政府要求,经前期精心筹备,我市第一个大型夜排档-九龙大排档于9月28日建设完毕并开始试营业。该夜排档位于东方西路BRT2号线旁,占地面积8634平方米,总投资300万元。现有95个经营摊点,90个停车位,2座配套公厕,上下水系统健全。试营业期间,规范有序的环境受到大多数市民的肯定,长期困扰我们的噪音扰民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基本实现了市政府提出的“集中统一、规范管理”的要求,填补了我市城市管理的空白。
2. 创建“城管与公安联动”模式。7月21日,区政府举行了“城管与公安联动”启动仪式,标志着我区城管与公安共同维护城市管理和治安管理的执法模式,在经过天宁街道和局前派出所一年的探索后正式确立。城管与公安联合执法自08年6月实施以来,天宁街道城管遭遇暴力抗法事件较07年大降75%,局前派出所辖区街面发案率下降25.2%,作为一种“整合执法资源、实现双促多赢”的执法新模式,已凸显出崭新的生机与活力。这一执法模式已被列入今年我市政法系统十大创新成果之一。
3.组建跨区域交叉执法组。为进一步整合各街道城管执法资源,在坚持属地管理的原则下,我们通过组建城管跨区域交叉执法工作组,着力提高对城市管理中热点、难点及突发性事件的应对能力。交叉执法组分城中、城南、城北三组,每组20人,根据需要由区城管执法大队直接调动和指挥。这种跨越区域化零为整的交叉执法模式,有效破解了街道执法人员不足的难题,达到资源整合、多方共赢的目标。
4. 率先实施干部竞争上岗。今年元月,我局在城管系统内部率先开展中层干部竞争上岗活动。经广泛发动,局机关、区指挥中心,区执法大队、各街道执法中队共计16人报名竞聘。经书面考核,演讲答辩,党委扩大票决等一系列程序,最终确定局综合科长1名,茶山街道中队长1名。
5. 启动城管“三进”活动。自今年4月份城管三进活动启动以来,各责任单位对照《三进活动实施意见》扎实开展各项活动:我局成立督查小组,每月督查活动开展的成效;区执法大队从3月起,每月开展一次城管体验日活动;区文教局在全区中小学、幼儿园举办“家在美好天宁”书画、摄影大赛;区民政局有序推进社区“三个一”活动;各街道开展城管知识进企业宣传活动。
(二)围绕长效管理,开展各项整治
1.开展中心城区流动摊贩整治行动。今年以来,在红梅公园周边地区流动摊贩回潮现象较为严重。为此,我局从4月中旬开始,组织力量对该地区的流动摊贩实施高频次的取缔行动,一举扫清了长期盘踞在7路回车场以河南籍外来人员为主的流动摊贩,同时通过组建由21名城管队员和协管员组成的天宁街道城管执法园林分队,进一步落实该地区的长效管理。
2.开展夜排档专项整治行动。按照年初部署,我局于5月初按步骤启动了为期3个月的夜排档专项整治行动。从9月下旬起,为配合九龙大排档工程建设,区城管执法大队继续组织力量,对我区夜排档开展为期40天的零点整治行动,茶山、红梅、天宁、兰陵街道也相继组建夜间市容巡查组,通过连续不断高压整治,我区范围内的流动夜排档已基本绝迹,夜间市容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3. 开展违法建设长效整治行动。随着我区城市改造和拆旧建新步伐的加快,部分地区违法建设有蔓延之势。为此,我们通过加大三个方面的力度确保对违法建设的长效管理:一是通过组建区、街、村(社区)三级巡查队伍加大巡查力度;二是通过每日零报告和限期整改加大整改力度;三是通过考评扣分、行政处分加大问责力度。自10月以来,共发现违法建设151起,5日内限期整改149起, 发现率和处置率较以前均有大幅提高。
(三)强化基础建设,提升管理水平
1. 完成数字化三级平台建设。从年初开始,我局积极配合市城管监督指挥中心对全区6个街道建设数字化三级网络工作平台。目前,街道三级平台已全部建设完毕,实现了市、区、街道三级城管信息的快速反应和全面对接。
2. 完成绿化工程和样板路建设。根据要求,我局今年承担了天宁经济开发区新丰别墅和飞牛纺织品厂周边地块的绿化工程。工程于2月启动,7月底竣工。工程总投资200万元,绿化面积约1万平方米。10月20日起,我局还对昇仙弄、实验中学东侧道路、翠虹路都家弄等道路实施围墙绿化工程,工程于11月10日全部完工。
3. 完成景观大道整治和公厕改造提升。今年,我们重点对BRT2号沿线、建材路、健身北路等市政工程和省运会入口节点道路开展了整治工作,共整治店招275块,总面积2432平方米,拆除遮阳雨棚60余块;公厕改造提升项目共118座已全面完工,其中环卫负责实施的23座,街道负责实施的95座均已交付使用。环卫清扫保洁作业继续坚持市场化运作,目前我区环卫作业的80条道路和165条里弄,共计354.6万平方米已100%推向市场。 垃圾搜集清运市场化工作正在前期准备中。
二、明年工作思路
5月27日,市长王伟成在杭州学习考察时明确指出,当前城管工作要一手抓整改,一手抓“五化”,要切实防止各类问题回潮,促进城市管理再上新台阶。为此,我们将对照区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管工作的意见》要求,围绕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结合当前城管工作实际,在明年的工作中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 抢抓景观绿化工程,创优区域环境面貌
明年第十七届省运会在我市举行,城际铁路、高架二期、中吴大道等重点工程相继竣工,天宁将迎来重大历史机遇。为此,我们将一着不让地抢抓发展机遇,力争通过一大批景观绿化工程的实施,使我区的面貌逐步靓起来。
(二)狠抓城市长效管理,创新城管工作思路
2010年,我们的总体目标是:争创城市长效综合管理优秀区,长效考评成绩继续位于全市第一方阵。
明年城管考评工作将面临一系列难题,如市考评将向市场化转型;考评按照一、二、三级分类考核(我区一类地区面积6.2平方公里,钟楼2.1平方公里;我区二类地区面积13.6平方公里,钟楼11.45平方公里);网格化考评范围将进一步扩大(雕庄、青龙将列入网格考评范围);考评的标准更加严格等。为此,我们将从以下五个方面积极应对:
一是制定新的考核细则,调整考评办法,完善“六定”制度,按照新的要求强化单元网格管理。二是进一步细化数字化工作,对街巷里弄等未普查区域进行补测,细化权属单位,明确责任部门。三是通过城管监控摄像点的布设(全市共100个,我区33个),进一步提升数字化水平,切实缓解中心城区的工作压力。四是创新工作思路,依靠长效管理联席会制度,城管公安联动制度,交叉执法制度着力加强部门之间的联动。五是坚决贯彻“以奖代补,绩效考核”的工作方针,在先期试点非机动车管理、老小区物业管理基础上,逐步向其他领域推广。
(三)紧抓城管热点问题,切实解决民生民本
明年,我们将继续围绕民生民本开展一系列的专项整治行动。一是攻坚久治不愈的难点问题。重点对中山门菜市场、新民里、翠竹新村等群众反映强烈的小区、市场开展集中整治并加强长效管理。二是开展夜间施工专项整治行动。针对夜间施工扰民较为突出的问题,组建由45名城管队员组成的建管中队,通过制止-取证-追踪-重罚等连续手段,对违规行为一查到底。三是坚决遏制违法建设反弹趋势。对违法建设工作继续坚持每日一报制度,贯彻“露头就打”的工作方针,坚决遏制违法建设反弹回潮,为我区的拆旧建新工作作出积极的贡献。四是科学选址垃圾中转站,优化公厕布局范围,将为民工程既办成实事更做成好事。
(四)严抓队伍作风建设,提高人员整体素质
一是要加强班子建设,在今年试行的基础上,继续推行班子副职百分考核制度。二是要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严格遵循有关文明规范执法要求,强化城管队员的绩效考核。三是要加强业务培训,通过季度业务考核,淘汰不合格城管监督人员。四是要促进人员交流,要依据区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管工作的意见》,促进城管队员的合理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