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内容
常天环〔2009〕2号
贯彻落实“重大项目突破年、环境建设
创优年、人才工作推进年”的实施意见
2009年,根据区委、区政府开展“重大项目突破年、环境建设创优年、人才工作推进年”的目标和要求,结合天宁环保工作实际,特制定实施意见如下:
一、在服务发展上坚持有求必应,关爱有加。
1、项目审批上坚持快与严相结合。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推行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预约服务制等,千方百计为建设单位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原则上环评审批时间压缩为法定时间的60%以上。对符合产业政策、无污染或轻污染的市、区重大项目开通绿色通道,明确专人帮助企业加强与上级沟通,跟踪项目审批进展,协助办理相关手续。同时,项目审批门槛不减低,严防新污染源的产生,从源头上堵住污染。
2、对环境违法情节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可以教育为主,不予行政处罚;对重点企业、项目初次环境违法的暂缓处罚,视整改情况予以从轻处罚或不处罚;对存在偷排直排、未批先建等严重环境违法行为的,要依法严厉查处,同时,督促和帮助其做好整改工作,分析超标原因,指导实施达标改造。对限期治理整改到位的,要及时验收,使其尽快恢复生产。
3、加大环保实用技术的指导引导力度。依托市污水治理实用技术超市这一平台,强化环保实用技术尤其是“三新”(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推广工作。同时,加大对企业向上争取项目资金的扶持力度,指导企业积极向上申报各类环保科研和治理项目,力争在申报数量和资金额度上继续突破。
4、落实“五心”工程和六项承诺,即受理热心、转交办细心、接访耐心、回访诚心、答复真心,受理、告知、转交办、处理、回访、奖励均明确承诺时限和要求,着力维护群众环境权益,化解信访难题,压降重复信访,努力实现“一控两降两提高”(信访总量得到控制,越级访和重复群体访下降;结案率、满意率提高),为经济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在环境整治上,坚持整体推进,突破重点。
1、实施河道生态提升工程。列入2009年整治的张家浜等河道开展全面调查摸底,分门别类制订整改计划,协调相关部门综合实施“治污、截流、清淤”等工程,进一步改善区域河道水质;2008年已整治的红梅新村内河等20条河道加强管理和督查,及时掌握水质情况,防止出现回潮。对有条件的河道继续开展生态修复工程;进一步加大接管力度,配合常锡路改造,争取将东南污水处理厂的尾水排放纳入市整体规划,尽快实施接管。对沿线的企业和村庄,争取“能接全接”,促进河道水质的继续改善。
2、切实做好污染减排。根据市下达的年度减排计划,会同经济、统计部门分析2009年的预计新增量,及时制订减排计划,收集完善各类证明材料,力争提高减排项目的认定率;大力倡导企业实施中水回用,通过资源的减量化进一步减少污染物排放,年内力争有1-2家单位完成中水回用,1家单位通过清洁生产审核;对技术落后、成本高、无市场竞争力的少数企业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排污谁付费”和“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强化环境监管,开展污染排放权交易,运用价格机制进行调控,配合街道、经济部门开展产业结构升级和调整。
3、开展企业排污口规范化整治。根据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的计划,继续开展重点排污单位环境行为的大检查, 2009年实施三个10排污口规范化整治,即10家印染企业、10家一般企业、10家餐饮企业排污口全部整治到位,自动监控装置按规定配套到位。同时完善局监控中心建设,及时动态掌握企业排污状况。
4、大力推进点源治理。2009年,结合城市改造,对青龙街道东风民营工业园、高士民营工业园和桐家民营工业园等三家工业集中区开展点源治理,全面实施接管工程。同时积极争取上级环保资金和技术的支持。
5、继续推进“禁燃区”建设。根据全市“禁燃区”建设的进度要求,对纳入2009年整治范围的燃煤锅炉进行改造或淘汰,确保完成年度整治任务。
6、切实做好区域补偿工作。及时掌握水质动态,发现问题,将影响我区河道水质情况的上游来水、市属企业排污等情况及时向市局沟通反映。
三、在环境监管上,坚持严格标准,公正执法。
1、在监管内容上做到全覆盖、全因子。针对不同企业的不同特点,明确检查的范围和目标。做到对企业废水、废气、危险固废等污染因子的全方位检查,防止出现死角,提高检查效率。
2、在监管方式上实现制度化。进一步明确检查频次和要求,做到三个一,即每周开展一次夜查,每月局领导带队组织一次交叉检查,每月向区政府、街道、重点企业通报一次检查情况,进一步提高查处环境违法行为的力度。
3、在监管台账上做到精细化,强基础。以排污申报和污染源排查数据为基础,进一步摸清辖区各类污染源的真实排放情况,建立并完善“一库、一图、一证”的环境管理基础信息,即完善全区污染源动态数据库,绘制主要河道污染源分布情况图,核发排污许可证,推进环境保护的精细化管理,进一步精细管理对象、管理标准和管理方式。
4、在环境执法上做到重规范、讲公正。2009年要继续开展执法人员岗位培训,针对环保工作特点,把调查笔录、执法文书制作作为重点,提高规范执法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细化行政处罚裁量规范,统一标准和程序;坚持政务公开,对局的依法行政内容按规定实施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四、在队伍建设上,坚持高效规范,提升能力。
1、加强对环保队伍学习、教育和监督,把开展绩效评估、精神文明、政风行风建设等工作与环保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强化队伍的依法行政水平。
2、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重点企业代表作为行风监督员,对环保执法的各环节实施监督,进一步推进环保部门公正执法,文明执法,服务基层。
二ОО九年二月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