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内容
2007年度天宁区教育文体局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紧紧围绕“夯实基础,苦练内功,增加内涵,加快发展”的指导思想,勤于实践,勇于创新,各项工作得到了顺利推进,全年目标任务提前达成。今年4月份,我区被省教育厅授予首批“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市、区)”称号。2月份,我局被省政府表彰为省体育系统先进集体。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 2007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1. 重点项目建设。全面实施教育“十一五”规划,积
极启动区域教育现代化工程。一批重点建设项目稳步推进:投资2000万元的博爱小学综合教学楼、投资901万元的光华学校综合楼已建设完毕交付使用;虹景小学、香梅小学新建、青龙中心小学异地重建正在办理有关手续;北郊小学、雕庄中心小学综合楼建设已经进入前期方案设计;加快学校布局调整步伐,对新坊桥小学地块进行资源整合,顺利完成广化幼儿园撤并工作。
2. 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对照正式下发的《常州市2007
年---2010年教育现代化建设主要目标》,投入180万元使我区所有学校均达到省教育装备现代化三类建设标准;为390名教师配备笔记本电脑;投入100余万元新建5个计算机机房;投入80余万元配备移动多媒体教室;投入62万元为外来务工子弟学校增加教育装备。7所学校通过市实验室先进单位验收,7所学校积极创建市一级校园网,进一步提高了教育均衡化、信息化、现代化水平。
3.各类教育发展。深入推进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工作,不断提高优质幼儿园数量。清凉幼儿园、怡康幼儿园等8所幼儿园通过省优质幼儿园验收。大力推进多元化办学,兆丰幼儿园、娑罗巷幼儿园与民办教育机构、民资合作办园已进入正常运作阶段,效果良好。民办盛世名门东方哈佛双语幼儿园通过验收,正式对外招生。高水平高质量发展基础教育,大力推进教育集团化发展战略,以强校带动弱校发展,今年9月份,博爱小学和怡康小学成功实施了联合办学,逐步放大优质教育资源。创建省级社区培训学院,逐步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加快形成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的天宁教育新格局。
4.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按照“多元、融合”的目标,不断赋予天宁素质教育的新内涵。着力构架学校、社会和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创新德育教育新方式,切实提高德育教育成效。北环路小学的《学生成长电子记录袋》方案获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成果一等奖,同时参加全国网络评选获第三名。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大力推动课外文体活动工程,切实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工作,不断规范办学行为。树立科学的质量关,通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减少课外作业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减负增效”。北环路小学取消语文课外书面作业,开展“阅读部落”活动受到业内专家的认可。进一步加强课题研究,以课题研究促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对8所省级实验小学进行三年发展规划中期评估,逐步打造天宁的优质教育品牌。上半年我们承办了《阳光伙伴》全国大型少年集体体育竞赛活动(第二季)江苏赛区活动。兰陵小学代表江苏赛区赴北京参加总决赛获得第四名的好成绩。举行了校园文体艺术节暨歌舞剧展演,反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生活。在06年成功举办校园自编健身操的基础上,今年在全区中小学中开展了校报(校刊)评比活动,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5.“蓝天计划”实施。将简易学校的管理一并纳入到正常的管理中,规范质量检测,统一课本教材,加强教学研究。继续开展公办学校与简易学校“一对一”帮教结对活动,不断提高简易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对简易学校食堂卫生、接送车辆、校舍建筑等加强安全监管,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不符合规范办学要求的学校采取关停措施。进一步提高公办学校吸纳能力,满足流动儿童少年就学需求。
6.加快两支队伍建设。以“名校长、名教师”工程为抓手,促进全区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出台《关于加强局属单位干部管理建设的意见》,通过举行校级领导课堂教学展示、组织30余名校长赴中央教科所教改基地学习、组织部分校长参加上海华师大新基础教育培训、举办校级领导干部及中层干部学校管理工作交流会等,进一步强化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今年暑假,我们对局机关、教研室和中小学校级领导干部进行了调整,涉及人员58人,选拔起用了一批优秀年轻干部到班子领导岗位上来,为教育发展积聚了强大后劲。积极鼓励教师进行学历进修,制定教师专业化成长发展规划。成功举办第十届教师基本功大赛,为青年教师成长搭建舞台。在市小学语文青年教师素质大赛暨阅读教学评优课比赛中我区教师获一等奖1名(全市3名),市中小学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小学组一等奖1名(全市2名)。启动“国家初级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21名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市级骨干培训、750名教师区级培训已全部结束。顺利完成职称评审、教师资格认定、小学幼儿园新教师招考工作,共有212名教师通过职称评审,认定476名教师获得初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
7.提升文体工作内涵。建立区、街道、社区文体设施建设数据库,加快推进村级体育健身工程建设。深入开展健身操大赛,健身知识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健身项目培训等全民健身月活动,组织参加市双休日街道(乡镇)体育活动圈试点工作。总结广场文化活动经验,从4月份起组织区群众文化体育艺术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始第一轮普查,建立资料数据库。创设工作平台,着力培育各级文体骨干队伍。对全区社会体育指导员统一建档,实施信息化管理。举办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发展60名三级指导员。实施“一点一品”文体示范工程,进一步加强文体组织建设。成立区体育总会,积极创建省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和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加强文化市场管理,7月上旬,会同公安、工商、城管、卫生等部门组织小娱乐(网吧、游戏机室)场所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完善网吧义务监督员队伍,增强文化市场稽查力量,积极优化天宁社会文化环境,推动我区文化体育事业再上新台阶。
8.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区机关“作风建设推进年”启动后,局机关制定了详细的活动方案,分别两次向基层各单位及部分家长征求意见。到部分校(园)召开座谈会,当面听取意见和建议。组织机关党员开展慈善捐款、捐物活动,价值11万元。认真组织机关人员参加“落实我们的责任,建设我们的家园”主题实践活动,组织青少年开展“城管小卫士”活动,培养学生讲文明、树新风的良好行为习惯。进一步强化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严格执行招生、收费、资格认定等各项政策,规范执法行为。认真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免收学杂费工作,全年共减免(含简易学校)近4万人,金额达450万元。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进行“债务清查”,制定《天宁区教育内审实务操作规范文本》,对中小学、幼儿园21位校长、园长进行离任财务收支审计。会同区物价、财政等部门对民办简易学校收费、票据、财务等方面进行调研,出台规范管理措施。对中小学、幼儿园收费情况进行专项检查,杜绝乱收费行为。积极创建省教育规范收费示范区。加大信访案件查办力度,今年以来,共受理来信30件,来访10人次,来电30余次,办结率100%。据省治理乱收费情况通报,我区是唯一的零举报,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有了极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