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内容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城管局的指导和支持下,我们天宁区城管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城市管理推进年”、“作风建设推进年”活动为契机,认真落实“重心下移、以区为主、属地管理”的城市管理新体制,全力以赴抓好城市长效管理工作,强化基础,主攻难点,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进一步改善了区域环境面貌,提升了城市现代化水平,优化了经济发展软环境,提高了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为如期完成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春节前初见成效”、“9月28日前大见成效”的目标作出了应有的贡献。1至10月份,我区在全市的城市长效管理考评中位居前列。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管理网络
我们围绕城市长效综合管理的有关内容,从城管局自身做起,加强领导,健全网络,确保各项工作组织有力,推进有序。一是成立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副局长和局属单位负责人为副组长,科室负责人为组员,层层负责,一抓到底。二是进行任务分解。将目标任务落实到局属单位、科室及具体工作人员,并明确了时序要求。三是完善考核体系。按照“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要求,建立健全区对街道、街道对社区(村委)的两级城市管理考评体系,使管理机制更加完善。四是加强工作指导。注重对街道城管工作的业务指导,经常与街道沟通,帮助街道解决工作中的难点、重点问题,促使街道城管工作水平不断上新台阶。
二、创新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水平
为提高管理水平,做到“三个创新”。一是管理体制创新。为进一步落实“重心下移、属地管理”的要求,根据区委、区政府的文件精神,把派驻街道的城管执法中队的管理权下放至街道,充分整合了城管执法中队与街道城管队伍的人力资源,提高了城管执法效能。二是管理制度创新。为加强对城管执法队员、协管员的管理,制定、实施了行政问责制、协管员管理办法等制度。行政问责制进一步规范了执法队员的执法行为,强化了责任意识;协管员管理办法规定对协管员实行上岗培训制、准入制、辞退制,提高了协管员的整体素质。三是管理模式创新。为实现城管工作从突击性向日常性、从粗放型向精细化的转变,从3月份起,在全区全面推行网格式管理模式。全区6个街道划分为51个网格,161名城管执法人员在网格区域内“各司其职”。另外,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城管主题活动,动员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城市管理工作,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营造了浓厚的工作氛围。
三、狠抓各项工作,改善区域环境
(一)日常保洁有新成效。完善、规范了道路清扫保洁作业标准和操作规程;新增一体化专业保洁道路28条(64.5万平方米),城区道路基本实行了一体化专业保洁;加强了8小时保洁道路早、中、晚时段的保洁力度。全区新增清扫保洁人员500多人,垃圾房(箱)417只,果壳箱2000多只,公厕66只,环卫车辆385辆。区环卫部门投资200万元用于环卫设施的维修、改造和更新;共清运垃圾10.58万吨,垃圾清运、转运率达98%以上。今年以来,日常保洁经受了春节期间、“五一”和国庆长假期间、梅雨和夏季高温期间的考验,已基本达标。
(二)道路容貌和秩序有新提高。强化重点地域管理。做到定点管理和日常巡查相结合、日常管理和集中整治相结合,对天宁寺广场、文化宫广场及火车站、汽车站周边等重点路段做到重点保障。强化脏乱差整治。全区共纠正、查处乱设摊点5471起,店外占道经营3000多处,夜排档576起,违章占道停车4657起,清理乱吊挂4000多起,清除乱张贴、乱涂写44万多处,拆除不规范遮阳(雨)篷及广告牌200多个。强化规范化管理。坚持“市容环卫责任区”责任制,全区共有7800多个单位签订了责任书,签约率、上墙率均达100%;规范非机动车、摩托车的划线停放。全区104处(7.14万平方米)非机动车、摩托车集中停放区域基本做到了定人、定责、定岗管理,非机动车、摩托车停放基本达到了划线、分类、有序的要求;另外,加快推进延陵西路天宁段的市容环境示范路创建工作,组织、协调好晋陵中路、长江路天宁段的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全区道路容貌状况有了提升,市容秩序基本良好。
(三)废品收购、车辆清洗、摩托车维修管理有新进展。对辖区内的废品收购点(站)进行了重点清理和整治,共取缔废品收购点(站)344个,绝大多数的废品收购站已搬离我区;同时,加大了对车辆清洗、摩托车维修点的整治和管理力度,共整治车辆清洗点(店)77个,会同区交通分局劝服自行歇业、取缔违规摩修店37家,主要道路两侧的车辆清洗店、摩修店基本实现了规范经营。
(四)城中村、村郊结合部有新面貌。全区共整治自然村272个,拆除乱搭建2万多平方米,清除垃圾4万多吨,取缔露天粪坑2649个,清理猪舍2.3万平方米、生猪14800头,道北地区、青龙棚户区、茶山马巷村猪舍集聚区、大圩村铁路沿线等一批卫生死角得到了有力整治,全区城中村、城郊结合部的整体环境面貌焕然一新。青龙“常青中心村”等一些自然村通过建立专业清扫、专业整治、专职督查等队伍,确保了自然村面貌的“长治久净”。
(五)协调好城市长效综合管理方面的其他工作。认真履行区城管委办公室的职责,当好参谋、助手。建立健全城市长效综合管理的基础台账,做好对有关材料的收集、整理、汇总工作,并及时与有关部门进行联络、协调,确保区城市长效综合管理工作的有序推进。同时,组织好区级考评工作,按照公平、公正、公开、客观的原则,实行天天暗查,双休日、节假日照查,月月点评,通过数码照片、幻灯片、简报等多种形式曝光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通报考评情况,并复查各单位、部门对存在问题的整改情况,今年以来共发出整改通知书500余份,印发考评简报26期,制作了幻灯片8次,有效推动了全区的城市长效综合管理工作。
四、增强服务意识,积极为民办事
搞好城市管理工作,归根结底是为老百姓营造一个整洁、优美、舒适的城市环境,是为老百姓服务。我们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改进机关工作作风:一是广泛征求意见。自区委、区政府召开机关“作风建设推进年”活动动员大会后,迅速制定了城管局“作风建设推进年”活动实施方案,并印发了100份征求意见信,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同时根据回收的80份征求意见信制定了整改方案,落实了整改措施。另外,还设立了学习心得交流园地,上墙张挂了工作人员去向公示牌。二是完善政务公开。推行“四公开一公布”:即公开局机关、内设科室职责,公开办事流程和行政执法程序,公开行政许可事项名称及法律法规依据,公开行政收费依据标准及行政处罚幅度,公布投诉举报电话,方便群众办事,提高工作效率。三是认真解决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群众反映的问题。对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以及群众信访件,坚持件件有领导批示,事事有办理回音;对群众来访、来电,坚持做到事事有答复,并制定严格的办理制度,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得到圆满的解决。今年以来,我们共接到各类电话举报2798起,都及时予以了处理;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和提案18件,办结率、满意率均达100%;145件群众信访件已有116件答复处理完毕,群众对处理结果基本满意。
五、坚持依法行政,树立良好形象
建好城管专业队伍,是搞好城市管理的基础。作为全区城市管理的主力军,我局从三方面狠抓队伍建设,规范执法行为。一是强化业务培训。经常组织队员进行《江苏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城市规划法》等城管方面法律法规的学习培训,努力建设一支懂法知法、善于执法的队伍。8月份,组织所有中队长参加了市局举办的为期3天的封闭式培训,提高了中队长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二是强化监督机制。专门成立了市容环境、行风建设督查组,对队员的执法质量、执法效果和行风建设执行情况进行监督考核。今年以来共出动执法队员8945人次,车辆4079次,没有出现违规违纪现象。三是严格依法行政。严格执行罚缴分离制度,共处理一般程序案例2574起,没有一起被提起行政诉讼或行政复议;严格规范市容方面的审批管理,今年以来共办理店招店牌等方面的行政许可397起,没有发生过一起投诉。同时,加大城管工作的宣传力度,大力宣传工作情况和好人好事,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目前为止,共编印城管简报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