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内容
今年来,天宁区城市管理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城管局的支持和指导下,在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在广大市民的理解参与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巩固和创新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为目标,全区上下全力以赴,众志成城,从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难点问题入手,大力推进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在天宁大地掀起了一个又一个城市管理新热潮。
一、领导重视,扎实推进城管工作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城管工作,把今年确立为我区城市管理年,专题召开城市化推进暨城市管理年动员大会,拉开了合力打造创优城市环境大会战的序幕。并成立专门机构,由区长蒋自平亲自担任区城市管理委员会主任,副区长杜彦任副主任,各街道、区有关部委办局共33个单位为城管委成员单位,定期协调城管工作。同时认真制定了开展城市管理年的工作意见,本着做靓老城区、做绿主城区和做美开发区的原则,在全区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城管综合整治活动。除抓好经常性的管理外,结合上级领导来常视察、重大会议在常召开以及“五一”、“十一”黄金周等重大节日,开展相关突击活动。同时发动全区各行各业开展创优活动,取得了较好成效,为改善常州投资环境作出了一定贡献。
二、突出重点,实施城管专项整治
我们以专项整治为重点,不断加大城市管理力度。着重对马路市场、大街市容市貌、建筑工地、乱张贴乱涂写、标志标牌门楼牌匾以及违章搭建进行了专项整治。采取“疏堵”结合的办法,整治了翠竹、中山门、光华路、浦南、红梅、小河沿等17个农贸市场的“拖尾巴”现象,取缔马路市场47场次;对市区群众反映强烈的县学街地区、天宁寺广场、锦绣中央大道等16个热点地域和浦南路、劳动路、关河路等25条重点路段进行反复巡查和整治,共整治乱设摊点1394个,取缔店外出摊101处,查处乱停车2974起、灯箱广告牌199起、夜排档121个;开展工地专项整治,与全区51个建筑工地72个施工单位签订了《天宁区建设施工场地城管创优责任书》,辖区内工地都按标准实施了围护,与此同时查处夜间违章施工175处,查处工地外撒、泼、滴、漏行为25起;共调查取证涉及乱张贴乱涂写的手机号码61个,上报停机11个,清除乱张贴乱涂写15万余张;加强了辖区内未经批准的、有碍市容观瞻的以及用字不规范的店面标志标牌门楼牌匾的整治,共发放整改通知书2981份;加大了违章搭建整治力度,积极做好市事权下放的对接、协调工作,及时组建了执法中队,对市下放的“三路两广场”积极行使职权,承担区域巡查责任,加大执法力度,确保把各类违法行为杜绝在萌芽状态,据统计,从5月份起共接到举报1303起,经核实,已发停违通知书408起,拆除违建面积31227平方米。
三、明确目标,开展城管创优竞赛活动
我们以城管创优目标考核活动为抓手,下发了《2006年开发区、街道城市管理与建设创优目标考核细则》,从组织建设、市容市貌、环境卫生、行风建设和群众满意率四方面细化了管理标准、强化了工作要求。并根据常天城管委办[2006]2号文《关于转发市城管委(关于开展城市管理考评工作的通知)》及常天委[2006]52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工作考核的意见》的规定,以城管创优三级考评机制为载体,严格绩效考核,做到城市管理任务有指标、管理有规范、工作有考核、效果有评价、责任有奖惩。各街道和各相关职能部门以此为契机,条块联动,实施整治,取得了较好成效。与此同时我们还建立完善了领导联系点(街道)制度、城管创优督查制度以及城管创优考核制度,从相关单位、部门和科室抽调8人组成环境卫生督查组,对全区城管工作开展全方位天天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发放整改通知书,督促街道进行整改,迄今为止共发放整改通知书235份,涉及问题1500多条。同时组织了3—9月份的明查和暗查评分工作,促进了城管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优化服务,积极为民办好实事
搞好城市管理工作,归根结底是为老百姓营造一个整洁、优美、舒适的城市环境,是为老百姓服务。为此,今年我们坚持从三个方面搭建为民办实事的平台,推进城市管理。一方面,开设城管热线电话,推行政务公开,方便群众投诉、反映问题。另一方面,认真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对人民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以及群众信访件,坚持件件有领导批阅,事事有办理回音;对群众来访,坚持做到事事有答复。并制定严格的办理制度,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得到圆满的解决。今年来,我们共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和提案26件,群众信访件81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满意率达到100%,市民对处理结果基本满意。如,兰陵广场是我市南大门精神文明的窗口,又是附近劳动、工人和丽宝第等8个新村居民每天的主要健身场所,由于市民的各种车辆停放在广场,各种无证商贩也利用执法空隙到广场乱设摊,造成道板被压破,健身环境被破坏,公共设施受到了极大的损坏。在年初召开的常州市人民代表大会上,人民代表提出了《关于规范兰陵健身广场的议案》,区城管局对此十分重视,经现场调查,我们迅速采取了几项措施:一是加强了对兰陵广场的环境管理。由区城管行政执法大队派专人驻守广场,每天对广场上及周边地区的各种无证商贩和环境秩序进行管理。二是由兰陵街道组织专人,加强了对广场地区的清扫保洁,落实“市容环卫责任区”责任制。三是由区城管行政执法大队组织力量,在兰陵健身广场的两端入口处设隔离桩,阻止机动车进入广场。此举使广场的环境面貌有了很大改观,广场的健身条件也大有改善,受到了人民代表和广大群众的表扬和肯定。第三,创造性地实施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已新建道路4条,面积3.8万平方米;铺设下水道6000米;改建水冲式公厕6座,新增果壳箱30套。投入资金79万元,加大了对戈家村、清凉支路南段、竹林南路、荡南陶家村4处城乡结合部整治,修建道路3308平方米,铺设下水道360米,臭水塘填土1000立方,清运垃圾450立方,疏通下水道1300米,清捞窨井1909座,清捞雨水井3641座,更换雨水井盖39只,更换窨井框盖13副,有效地维护了城市环境,提高了城市环境质量。
五、依法行政,提高执法队伍水平
建好城管专业队伍,是搞好城市管理的基础。天宁区城管行政执法大队是全区城管执法的主力军,肩负着全区六个街道、67.38平方公里的城管执法工作,任务十分繁重,为了建好这支队伍,区委、区政府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一是充实城管力量。落实了人员和经费,今年又扩招了10名执法队员,使全区城管行政执法的力度得到进一步加强。还专门投入资金100万元,购置了10辆皮卡车下发到各街道,提高了各街道的行政执法效率。二是组织业务培训。经常组织他们参加《江苏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以及《规划法》等各种法律法规的学习培训,力争建设一支懂法知法、善于执法的队伍。三是强化监督机制。专门成立了市容环境、行风建设督查组,对队员的执法质量、执法效果和行风建设执行情况进行监督考核,。今年以来出动执法队员7461人次,车辆3751次,纠查各类违章5822起,没有一起以权谋私,吃拿卡要现象发生。同时严格规范执法行为,严格执行罚缴分离制度,已处理一般程序案例939起,处理简易程序案例37起,结案率100%,也没有一起被提起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树立了执法队伍的良好形象。
在今年6至7月全市开展的国家卫生城市复查迎检工作中,大队全体执法队员冒高温、战酷暑,不分昼夜战斗在全区城管第一线。如,浦南路是贯通常州城南的交通要道,长期以来沿路被各种无证商贩占满,大量的乱停车还经常堵塞交通,路边垃圾满地,污水流淌。今年6月底,执法大队和公安、交警的同志们一起,对这里脏乱差的环境进行大力整治,取缔无证摊贩80多个,对沿线车辆进行了划线定点管理,迅速改变此地面貌。6、7两个月,执法大队共向全区发放各类告知书、停止违法和限期整改通知书1700多份,处理各类违章856起,取缔无证商贩230个,整顿夜排档50处,拆除违法建筑55处面积2301平方米。哪里有整治困难,哪里有违章情况,哪里就有城管执法队员,被人们称为天宁区城管战线的一支特殊战斗队。
六、立足长效,不断优化城市环境
我们还积极推进城管体制改革和创新,建立和完善了城管长效管理体制。一是根据属地管理的原则,逐步理顺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城市管理运行机制,建立了属地管理负责制。各街道对辖区内的城市管理负总责,实施行政执法重心下移,明确了城管执法大队派驻中队以街道管理考核为主的工作体制,派驻中队(含定点定岗看管点人员)的日常工作、人员考核管理要服从街道统一安排。积极推进城管进社区工作,城市管理网络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二是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狠抓了环卫保洁承包制、“市容环卫责任区”责任制和道路日常巡查等制度的完善和落实。第一,对环卫工作采取了大街清扫和垃圾清运的定员、定时、定地段包干责任制,对辖区道路、市场、背街小巷等坚持做到“一日两扫、全日上岗、整日保洁”,对局前街、延陵东路、晋陵中路等20条大街实行每天16小时的保洁制度,并对区域17条城市道路计32.4万平方米,实行快慢车道、道路绿化带和临街人行道一体化清扫保洁,确保垃圾日产日清和重点地段随有随清,今年来已清运各类垃圾5万余吨。第二,坚持“市容环卫责任区”责任制,采取城管抓监督、街道抓落实的办法,逐家签订责任书,全区193条道路7800多个单位责任书签约率、上墙率均达100%。第三,坚持道路日常巡查制度,加大“八乱”治理(即无乱出摊点、无乱挂遮阳(雨)篷、乱堆放杂物、乱停放车辆、乱设标牌灯箱、乱扔垃圾、乱吊挂、乱涂写),力争达到环卫设施齐全完好、店容店貌视觉良好、卫生绿化整洁美好的要求。三是创新管理办法。针对城市管理中“前治后乱”、“前清后脏”、反复回潮的弊端,确立“疏堵结合、严管重罚、责任到位”的指导思想,围绕“规定动作天天抓、统一动作集中抓、自选动作侧重抓、特定动作强力抓”的要求,加强四方面工作:一是加强巡查,强化日常管理。建立每天街道范围内城管工作巡视制度,实行定人、分片、包路段责任制,全覆盖巡查,全天候监督,发现问题迅速汇总、反馈、整改。二是加强协作,强化综合执法。建立每周两次的全区性集中巡回综合执法制度,巩固创建成果,推进城市管理的重心从中心城区、主要窗口、重点区域向背街里巷、居民小区、城乡结合部转移,逐步扩大长效管理的范围;三是攻坚克难,着重治理热点、难点问题。针对马路市场、占道经营、无证设摊等问题,以辖区街道组织为主,会同区执法大队等部门开展集中整治。四是重拳出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加强与公安、工商、规划、法院、交通、交警等横向部门的紧密合作,进一步加大对违章搭建、违法建设、乱涂写乱张贴违章广告、无证车辆清洗站(点)、乱设遮阳(雨)篷、违章停车等行为的查处力度,并专门成立早间和夜间巡查中队,从早晨6:00工作到晚上23:00,星期天不休息,加强巡回检查,纠查各类违章,维护市容市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