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内容
我受区人民政府的委托,向大会报告我区2006年财政总预算执行情况和2007年财政总预算草案,请予审议。
一、2006年财政总预算执行情况
2006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各级财政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狠抓增收节支,严格依法理财,加强财政监管,较好地完成了区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财政工作任务,实现了当年财政收支平衡。
(一)财政收入
区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我区2006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任务为144900万元,经区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决定,我区2006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任务调整为139000万元。预计,全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43000万元,完成区计划的102.88%,比上年增收18652 万元,增长15.1%。
(二)财政支出
区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我区2006年财政支出预算为40512万元,区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批准追加财政支出预算6951万元,省、市下达专款及对开发区转移支付10838万元,财政支出预算调整为58301万元。预计,全区财政支出完成58164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9.77%,比上年增支6977万元,增长13.63%。各项支出执行情况如下:基本建设支出预计(以下简称支出)1620万元,完成调整预算(以下简称预算)的100%;科技三项费用支出970万元,完成预算的100%;农业支出和水利气象支出9830万元,完成预算的100 %;文体广播事业费支出429万元,完成预算的100%;教育支出5551万元,完成预算的100%;科学支出55万元,完成预算的100 %;医疗卫生支出1891万元,完成预算的100%;其他部门的事业费支出4791万元,完成预算的100%;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支出1627万元,完成预算的100 %;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支出4507万元,完成预算的100%;社会保障补助支出3148万元,完成预算的95.83 %;行政管理费支出7072万元,完成预算的100%;公检法司支出4615万元,完成预算的100 %;城市维护费支出8054万元,完成预算的100%;专项支出3144万元,完成预算的100%;其他支出89万元,完成预算的100%;基金支出771万元,完成预算的100%。
2006年预算执行及财政工作的主要情况是:
1.坚持发展强财,做大收入“蛋糕”
全区各级财政部门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把促进经济发展,做大财政收入“蛋糕”作为财政首要工作来抓。一是强化税源经济考核和奖励力度,完善考核办法,进一步激励街道创收积极性。二是积极争取项目贴息和补助资金687万元,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扩大规模。三是坚持每月财税工作例会制度,逐月抓好税收分析和入库进度,对征收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确保应收尽收。四是全面推行零星税源委托街道代征工作,预计全年完成委托代征税、费270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7%。五是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全面梳理,确保区内开发企业税收实现属地征收。六是进一步加强非税收入的征缴力度,非税收入占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比上年提高了一个百分点。
2.坚持为民用财,促进社会和谐
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不断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一是确保各项工资性和运转性支出按时足额到位。二是加大对重点项目的支出保障。科技、教育、卫生事业支出8467万元,比上年增长22.23%;农业、计生、平安天宁创建等支出有重点地得到了保障。三是投入1237万元用于城镇低保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真正做到了应保尽保。
3.坚持科学理财,推进各项改革
根据上级的部署和区委、区政府的要求,以深化财政各项改革为突破口,全面提升科学理财水平。一是继续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在试点的基础上,第二批扩面工作有序推开,全区已有39个单位实行了国库集中支付。二是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全面部署固定资产清查核实工作,切实加强国有资产收益管理,认真开展改制企业上缴款的清查回收工作。三是切实规范政府采购。政府采购在“预算约束、项目把关、透明操作、全程跟踪”基础上规范运作。全年,实施政府采购74批次,采购金额5003.65万元,比同类商品市场平均价节约417.86万元,综合节约率7.7%。四是探索会计结算中心管理模式。按照区委、区政府的要求,制定区机关会计集中核算方案,37个单位已实行了试运行。
4.坚持履行职能,依法实施监督
全区各级财政部门把依法实施财政监督贯穿于日常财政工作的全过程,有效维护了财经纪律。一是全面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预算法》和《会计法》等法律法规,严格预算约束,增强了依法理财和依法行政能力。二是继续整顿和规范非税收入管理秩序,对26个行政事业单位的非税收入管理进行专项检查,严格了“收支两条线”管理。三是按照财政部《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和省财政厅《江苏省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全面加强会计管理,认真做好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申领和变更工作。四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对173户外商投资企业进行联合年检,及时纠正了年检中发现的问题。五是继续加强财政自身监管,开展局内审、财政所财务调审和财政资金专项检查,针对存在问题及时提出整改要求,促进了内部控制机制的进一步规范和健全。六是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的部署和要求,开展了治理政府采购领域商业贿赂的自查自纠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5.坚持勤政廉政,抓好队伍建设
坚持围绕勤政廉政,切实加强财政内部的思想作风建设和职业道德、职业纪律教育。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五个禁止”的规定,做到制度健全、职责明确、推进有力,财政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各位代表,2006年,全区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财政工作还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受宏观政策、全市规划调整等因素的影响,财政收入尽管有所增长,但增幅出现低位徘徊,给可用财力带来较大影响。二是财政收支矛盾更显突出,各项刚性支出增长较快,公共财政的保障需求超过了区级财政的实际承受能力,财政平衡难度加大。三是资金使用效益需要进一步提高,勤俭节约的意识仍需要进一步增强。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通过进一步健全制度、深化财政改革、强化基础工作努力加以解决。
二、2007年财政总预算草案
根据我区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要求,结合财政工作面临的新形势,2007年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六中全会及区委八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总揽财政工作全局,依法加强征管,不断壮大财政实力;继续优化支出结构,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和重点支出需要;坚持依法理财,加强财政监督,着力推进财政改革,构建安全稳定的财政机制。
根据上述总体思路,2007年预算安排如下:
2007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安排164450万元,比上年预计收入增收21450万元,增长15%。
2007年,财政支出预算安排41312万元,比上年预算增加800万元,增长1.97 %。支出预算安排情况是:科技三项费用435万元;农业支出和水利气象支出5050万元;文体广播事业费303万元;教育支出5185万元;科学支出60万元;医疗卫生支出1655 万元;其他部门的事业费4966万元;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支出1206万元;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支出4686万元;社会保障补助支出2437万元;行政管理费7729万元;公检法司支出3549万元;城市维护费3172万元;其他支出239万元;专项支出40万元;总预备费600万元。
(三)关于预算安排中几个问题的说明
1.2007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安排164450万元,比上年增长15%,主要考虑到宏观政策调整,如部分行业出口退税率下调,房地产行业新政的实施和城市规划调整部分规模企业将迁出我区的影响。
2.如果当年全区财政收入达到预期目标,按现行财政体制,预计可得财力41312万元,比上年预算增加800万元,增长1.97%,主要是由于市对省级开发区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到期,对全区可用财力影响较大。按照量入为出的原则,安排支出41312万元,预算安排不留余地和缺口。
3.支出预算按照“统筹兼顾、量入为出、确保重点”的原则安排。区级安排人员经费23667万元,占区级总安排数的 80.74%。在确保人员经费的前提下,区级安排专项经费3408万元,占区级总安排数的11.63%。
4.根据《预算法》规定,区安排预备费600万元,占总支出预算的1.45%,以应对不可预见的减收增支因素。
三、为完成2007年财政总预算任务而奋斗
2007年是又好又快推进天宁“十一五”发展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财税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1.突出发展税源经济,不断壮大财政实力
牢固树立财政服务发展大局的观念,全面落实区委、区政府“实施四大战略、全面打造四个区”的发展路径,把财源建设的文章做好,把经济和财政盘子做大,为天宁的“十一五”发展提供财力保证。一是全面落实促进经济发展的各项财税政策,优化投资和发展环境,增强全区各类经济主体的市场竞争力。二是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促进民营经济和外向型经济发展,加快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开发建设步伐,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全面实施税收属地征管,及时调整税收户管和征管级次,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调动街道征收的积极性。四是坚持财税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建立财税收入监测分析新机制,确保实现财税增长与经济增长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在抓好重点税源监控,强化纳税大户征管,确保主体税种稳定增长的同时,扎实推进零星税源委托代征工作。五是规范政府非税收入征收管理,确保非税收入应收尽收。
2.突出优化支出结构,增强财政保障能力
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采取有保有压,有促有控手段,进一步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一是确保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和离退休费按时足额发放,保证机关正常运转。二是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动态下的应保尽保。三是努力增加对科技、教育、文化和卫生事业的投入,促进我区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四是切实保障区委、区政府确定的重点项目的支出。
3.突出财政各项改革,创新财政运行机制
财政部门围绕重规范、重实效,通过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不断增强财政工作的活力。一是全面实施区机关会计集中核算。提高核算水平,加大监督力度,促进“阳光财政”健康发展。二是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继续扩大集中支付规模,2007年区各部门全面实施国库集中支付。三是深化政府非税收入改革。稳步推行非税收入管理模式改革,取消收入收缴的过渡性账户,使非税收入足额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四是全面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以“体系完善、反映全面、分类明细、口径可比、便于操作”为改革目标,促进财政预算管理的透明化、科学化和规范化。五是强化国有资产管理。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监管机制,切实做到管理有条例、处置有规程、监督有措施;按照“盘活资产、整合资源、转变理念、创新管理”的总体思路,在加快推进政府资产的运作上有新突破。
4.突出财政监督管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坚持依法理财、规范理财程序,加快建立和完善多层次、全方位、全过程、高效能的财政监督机制。一是继续深入学习和全面贯彻落实《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和《江苏省财政监督办法》,切实提高财政干部依法行政能力。二是加强会计管理。严把会计从业资格准入关,推进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和诚信建设,做好新准则、新制度培训,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素质,提高会计管理工作水平。三是加大对重点项目、大额资金的监督检查力度,建立专项资金监督跟踪问效机制,确保资金使用安全有效。四是进一步加强财政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强化内审工作,促使内部控制机制进一步规范健全。
5.突出财政队伍建设,着力提升自身形象
深化学习型机关创建活动,多层次、多渠道开展财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建立健全财政部门行政效能考评指标体系、评估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切实提高财政干部的效能意识和责任意识,努力实现财政管理的高效化和服务绩效的最大化。严格执行区委、区政府“五个禁止”,加强党风廉政教育,结合财政系统开展预防职务犯罪系列教育活动,做到警钟长鸣、时时自警、自励自省。努力塑造财政干部开拓进取的形象、勤政为民的形象、廉洁守法的形象。建立一支廉洁、务实、高效的财政干部队伍和财政运行机制。
各位代表,2007年的预算任务艰巨而繁重。新的一年,我们要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开拓进取,求真务实,扎实工作,努力完成大会确定的各项任务,为实现“两个率先”和富民强区目标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