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江小平:企业能走到今天,全是磨炼出来的!
发布日期:2025-04-16   来源:锦绣天宁  
 
  2014年,江小平48岁的时候做了一个决定:从国企辞职去创业。
  “其实,那时候生活已经很安逸了,但感觉自己再不去搏一下,给人生一次机会,我这辈子就要在国企里面等退休了。”
  资金有限,江小平和10多位伙伴在龙城创业园里租了一个小房子,2000多平方米,成立了常州凯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得新材料”)。江小平任总经理。
  当时,企业主要生产食品包装所需要的膜,用量很大,但价格很低,要求很高,付款期还很长。
  起步艰难,但令人郁闷的是,有时候,别人给了订单也接不住。
  “底子薄、基础差,各方面的经验不足。一段时间我很茫然,不知道前途在哪里。”
  好在碰到两个客户。一家是上市企业,在福建厦门,2014年凯得新材料年销售额2300万,其中1000万就来自于为这家企业做配套。另外一家是民企,在浙江海盐,为服务好大客户,凯得新材料添加设备,单独为其建设了一条生产线。
  “2015年,常州举办了西太湖医疗器械展,我们去参展了,发现了新商机,开始进入了医疗行业。”
  问题是医疗行业的客户都有成熟的供应链,凯得新材料想进入,非常难。为此,企业销售人员吃了不少闭门羹,但终于以“铁棒磨成针”的精神敲开了行业大门。
  “我们从来没有放弃努力。可以说,企业能走到今天,全部是磨炼出来。”
  一旦敲开了大门,凯得新材料就开始做好服务,为客户解决所遇到的各类难题,把服务做到极致。
  比如,医疗行业要用一种膜,正面和反面温度不同,这一边要80摄氏度,另一边要120摄氏度,叫“温差膜”,属于小众产品,量很小,但有需求。“本身膜很薄,而且还要做到物理性能正反面不一样,这个能为客户研发出来,很难。”
  “企业稳健发展,是因为我们做所有的事情,都是客户至上。”江小平为此还打了一个很形象的比方:“不仅带好自己的孩子,还要帮着邻居家带好孩子。”
  2019年下半年,搬进新厂房。创业这条路上,江小平有“三不”原则:不去大踏步前进,不去做自己够不着的事,不去做跨界的事。“就是专心做最好的膜,去跟全世界的同行PK。”
  近年来,凯得新材料研发了一款棉花包里面需要用到的膜。这张膜是拼接的,上面有很多辅材,起码需要七八个供应商。每个辅材又都需要在最好的状态时拼装在一起才能成功。
  “顾了这个,就顾不了那个,难以兼顾。相当于有的往东走,有的往西走,这怎么兼顾呢?就需要寻找最佳平衡点。如今,这张膜已经研发出来,这个产品在世界上可以排名前五。我们还在持续优化它。”
  2024年通过技术革新与市场开拓,凯得新材料在新能源材料领域实现产销双增,核心产品竞争力持续提升,年销售达到2个亿,是历年来最好的一年。今年,企业投资1500万元,扩建3条智能化生产线,重点布局高端新材料研发与生产,进一步巩固行业优势地位,预计年销售超过2.3亿元。
  “企业家要做人的事情,对员工负责,对客户负责,对上下游供应链服务商负责。”江小平说,他做企业的理想,是为了团队里的小伙伴都过上好日子。“现在我们一线员工的收入要比同行业高出30%,去年人均年收入达到1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