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黎明:确保伊顿的领先地位 |
发布日期:2025-02-28 来源:工信局 |
在常州伊顿电力设备有限公司,厂房边放着6个3米高的集装箱。 这几年,虽然部分闲置不用,但朱黎明没有安排员工移走。 “这背后有个故事。宁波工厂有这种集装箱,常州工厂没有,我就派人去学习。员工把图纸拿回来,一模一样做出来了。可他没有想一想,宁波的产品有3米高,我们的产品才1米多高,集装箱就有三分之二的空间,是浪费的。”他希望通过集装箱的故事时时提醒员工,学习带来改变,但学习一定要学到精髓。 朱黎明现在是常州伊顿电力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伊顿电力”)厂长、亚太区配电系统与服务事业部总监。2020年,他从宁波工厂调到常州工厂。 来了之后,他首先详细了解伊顿常州的前世今生。 伊顿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是美国伊顿电气在中国的全资子公司,2006年全资收购常州森源开关有限公司。“森源开关很辉煌,当时处在中国开关行业的第一梯队。但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之间的文化差异带来冲突,此后业务一直下滑。” 朱黎明说,2014年是一个坎,伊顿电力利润接近于0,集团总部准备把这家公司卖掉的。但后来,又决定给企业一次机会。 朱黎明到来的时间节点,伊顿电力正从低谷期进入爬坡期。 “我问我自己,作为管理者,你有什么样的使命?那就是伊顿电力这个传统企业必须与时俱进,迈向现代企业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当清晰自己的努力方向后,他知道,唯有改变,才有未来。 针对员工,他不提倡无效加班,以产出作为驱动,品质和安全为保障,真正实现多劳多得,彻底解决“一线员工工作效率低”这个制约制造业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如今,越来越多的一线员工愿意通过学习,不断解锁新技能。 针对车间,他推行“智改数转”,在数字化管理和智能制造方面持续创新,实现了全厂端到端的数字化系统集成。“你看,现在原材料什么时候进厂、谁安装的、产品是哪个客户的……电脑系统上一目了然。” 为了让伊顿电力可持续发展,工厂于2023年在运营层面上减少50%的温室气体排放,通过了伊顿全球首家可持续工厂的认证,全部产品获得了国家碳足迹认证。 正是因为紧跟时代行业发展动向,积极拓展数据中心、半导体、新能源配套行业、智能电网等市场,2024年,伊顿电力实现了销售额和订单同比50%的增长,同时在生产运营上,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减低运营成本、提高工人收入,员工满意度在集团内名列第一。 “4年来,我们的销售额翻了接近两倍。”朱黎明说,亮眼数据增强企业发展信心,2025年伊顿总部将在2024年增资450万美元的基础上,继续增资700万美元,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打造行业灯塔工厂,确保伊顿电力在行业中保持领先地位,来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 (此件公开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