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制造与创新的深度探索——走进常州“灯塔工厂” |
发布日期:2025-11-03 来源:工信局 |
10月31日下午,天宁区工信局组织多位企业家走进常州的“灯塔工厂”,深入参观了梅特勒托利多常州工厂和伊顿电力设备有限公司这两家荣获“灯塔工厂”称号的行业标杆企业,旨在学习其先进的智能制造经验与数字化转型路径,探索制造业发展的新方向。
在梅特勒托利多常州工厂,企业家们被其高度柔性化的生产模式所震撼。工厂每天面临约1100张订单,产品种类超8000种,小批量订单占比极高。为应对这一挑战,工厂实现了一分钟内随时换线的柔性生产方式,仅仪表生产线就能满足2000个不同产品的生产。同时,借助AI指挥生产线上的机器人和工人协同作业,实现客户需求与产品方案快速匹配,并且灵活适配多品类定制化生产,为产品品质提供精准保障。这一系列举措使得工厂准时交付率攀升至98.4%,交付周期缩短22%,客户净推荐值(NPS)达84.9%。常州鑫润丰东热处理工程有限公司蔡总感慨道:“参观梅特勒托利多让我深刻认识到柔性生产在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上的巨大优势。我们以往生产模式较为固定,面对小批量、多品类订单时效率低下。回去后,我们也要借鉴这里的经验,引入先进的自动化和数字化技术,对生产线进行柔性化改造,提升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 。”
伊顿电力设备有限公司的“人机”高效协同模式同样给企业家们留下深刻印象。工厂内,工人与智能设备紧密协作,打破传统流水线模式,推行矩阵式生产模式,并借助AI技术实现“物料找人”。面对16.4万个物料、5万多种组合以及每年5000余份个性化订单,设计师和工程师紧密配合,确保每个定制化产品的精准落地。数据显示,工厂订单交付周期缩短39%,整体运营效率提升50%,营业收入实现129%的大幅增长。 “伊顿强调人的创造力和灵活性与技术革新相结合,打造出高效的生产系统,这一点让我深受启发。”常州钜苓铸造有限公司李总表示,“在我们的企业中,往往过度关注设备的自动化,而忽视了人的潜能挖掘。未来,我们要重新思考人机关系,通过数字化手段赋能员工,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此次参观活动不仅让企业家们直观感受了“灯塔工厂”的先进生产模式与管理理念,更为他们在自身企业的转型升级道路上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思路。大家纷纷表示,将把所学所感带回企业,推动自身企业在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迈出更坚实的步伐,为行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