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怎么调理?中医医师来支招 |
发布日期:2024-09-20 来源:卫生健康局 |
慢性胃炎是胃黏膜上皮遭到各种致病因子的反复侵袭,发生持续性慢性炎症性病变。其发病与情绪不佳、饮食不节制(如嗜酒、饮食无规律、过食生冷辛辣等)及胃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慢性胃炎,中医称“胃脘痛”,若胃痛连及两胁,口苦口干急躁易怒,为肝火犯胃型;若面色苍白,乏力,胃痛喜按喜暖,为脾胃虚寒型;若口干,舌红无苔,大便干,胃脘隐痛为胃阴不足型。 调养方法 (一)起居调养法 中医认为本病大多发于脾胃素虚者,脾胃既虚,正气较弱,故患者应注意保暖,避风寒,并保证适当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二)心理调养法 情绪与胃炎关系密切,发怒、紧张,可导致胃肌收缩、微小血管痉挛、胃自身保护修复机能减退、胃酸分泌亢进等变化。患者要努力保持思想达观、精神松弛、心情愉快。 (三)饮食调养法 1、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进餐。 2、常吃护胃食物,粗杂粮混合吃。 3、适当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丰富的食物,有利于胃黏膜病变的修复。 4、细嚼慢咽,切忌暴饮暴食,每餐以八成饱为宜。 5、避免吃过冷、过热、过甜、过咸的食物。 6、注意营养平衡,荤素搭配,稀稠结合,不要偏食。 7、科学烹调,可选用煮、蒸、烩、炖、汆、焖等烹调方法。 8、对症调理饮食,如胃酸过少,可经常吃些酸味食物;如胃酸过多,则应忌食容易产酸的食物以及促进胃液分泌增多的浓茶、浓咖啡等。为中和胃酸可常吃一些碱性食物如苏打饼干、烤馒头干等。 9、忌烟戒酒、少食盐渍、烟熏及不新鲜食物。 10、避免服用对胃黏膜有刺激的药物:如阿司匹林、保太松、消炎痛、强的松等。 调理慢性胃炎,也可选择食疗药粥食用。 (1)石斛竹枣粳米粥:石斛12克、玉竹9克、大枣5枚、粳米60克。将石斛、玉竹煎煮30分钟去渣,加入大枣、粳米煮粥,1日1次,连服7~8日为1疗程,适用于肝火犯胃型胃痛。 (2)鲫鱼粥:鲫鱼1~2条、糯米50克。煮粥食,早晚常服。适用于脾胃虚寒型胃痛。 (四)药物调养法 1.常用验方 (1)淮山药100克、生鸡内金100克、醋制半夏60克、浙贝母40克,研成细末。每次3克,用水吞服,每日3次。用于各型胃脘痛者。 (2)百合30克、乌药10克、木香10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用。用于胃阴不足型胃痛。 (3)炒黄芪30克、蒲公英30克、百合20克、乌药10克、白芍20克、甘草6克、丹参20克,焦三仙各10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用。用于浅表性胃炎兼有烧灼样感觉者。 2.中成药 (1)养胃冲剂,每次1袋,每日3次。 (2)黄芪建中丸,每次1丸,每日2次,温开水化服。 (3)三九胃泰,每次1袋,每日3次。 (4)戊己丸,每次6克,1日3次。 以上(1)(2)方适合脾胃虚寒者,(3)(4)方适合肝火犯胃者。 (五)推拿调养法 自我推拿:用指压法,分别取中脘、下脘、神阙、关元、足三里、内关等穴,在1分钟内,用右手食指、中指,先按顺时针方向,再按逆时针方向,各按压36圈。每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 注意: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调护细节虽多,但重要的一个原则是“时时顾护胃气”。胃气一败,百病由生;胃气得养,气血化生,内能和调于五脏六腑,外能洒陈于营卫经络,有利于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