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钙?补骨质疏松之痛! |
发布日期:2024-10-25 来源:卫生健康局 |
近日,50多岁的吴阿姨很是烦躁,浑身关节的疼痛让她一度怀疑人生。不得已,去了医院。经过检查,医生告诉她,不是风湿病,而是骨质疏松症。 什么是骨质疏松症? WHO(世界卫生组织):骨质疏松症是全身性骨量降低,骨组织微结构退化,导致骨脆性增加,极易造成骨折的一种疾病。 骨质疏松的特点: 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骨强度降低、易骨折。 骨质疏松症有何具象表现? 一、疼痛 1、腰背痛或者周身骨骼疼痛,负荷加重时疼痛加重或活动受限,严重时翻身、起坐、行走有困难; 2、疼痛位置不固定,呈游走性酸胀痛; 3、反复发作。 二、脊柱变形 1、身高缩短或者驼背; 2、脊柱畸形、伸展受损; 3、胸椎压缩性骨折—可导致胸廓畸形,影响心肺功能; 4、腰椎骨折—可改变腹部解剖结构,可导致腹痛、腹胀、食欲减低等。 三、脆性骨折 1、脊柱压缩性骨折; 2、髋部骨折; 3、桡骨远端骨折。 骨质疏松症如何诊断? 基于骨密度测定的诊断: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是目前骨质疏松症诊断的金标准。 骨密度用t值表示 T值=(测定值-骨峰值)/正常成人骨密度标准差 骨质疏松症如何防治? 一、基础保健 1、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是防治骨质疏松的基本措施。沉积在骨基质的钙,能增强骨骼的刚度和强度,而维生素D能够提高体内钙吸收能力。钙的摄入来源主要是饮食和服用钙片。增加钙摄入可明显改善骨质疏松,降低骨折风险。 2、运动是预防骨质疏松的一个重要手段。科学的运动和锻炼对骨质疏松的预防有着积极作用。适合中老年人运动包括散步、广场舞、游泳、打太极拳等,每周至少三到四次,每次30分钟。运动以用力不宜过大,不宜过快为标准。 3、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吸烟、酗酒、高盐饮食、过量咖啡、活动过少或过度运动等均是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要尽量避免。此外,一部分中老年人,轻微的外伤就可能发生骨折,生活中需预防跌倒、坠床与意外损伤。 当然,骨质疏松症严重时,必须进行药物治疗。请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