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人:俞小卫、徐天敏、杨明夏、吴 坚
内容建议: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推进,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基层卫生服务能力薄弱,大医院的卫生资源不能共享,这些都明显制约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向前推进,目前,我国的医疗发展极不平衡,二、三级医院不断发展,规模、人员越来越庞大,而一级基层医疗越来越萎缩,人员少,水平低,设备少且落后,分辨能力差,如何进行分诊?多数基层在院没有病房,如何实施双向转诊?多数仅能进行单向转诊,即基层医院将病人向二级或三级医院转诊,即使一些基层医院能解决的毛病也因没有病房只能向上转。
如何解决目前的困境?本人曾有幸担任一年青龙医院院长,带领人员去浙江参观学习,浙江杭州“互联网+社区医疗”的发展模式给了我们很多启发,互联网将基层医院与各大医院、影像中心、检验中心等紧密联系在一起,基层医院可以充分利用大医院等医疗资源,无需添置昂贵的大型设备,实行网上教育、影像和心电图会诊,远程病人会诊,病人在三级医院做的各种检查报告在基层医院就能打印,极大地方便了病人,病人在基层医院就能得到专家网上及时会诊。
如何将基层医院与各大医院进行网络连接?谁来牵头?经费又由谁来投入?就目前情形,是由各基层医院来投入,这显然增加了基层医院的负担,由各大医院来进行投入,显然又不合理,大医院又要出力还要出钱,这也不是长久之计,因此,建议区建立“互联网+社区医疗”专项资金,由区政府出大头,各个基层医院分摊一部分的方式切实有效推进“互联网+社区医疗”建设,大大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如果把这项工作做到实处,今后大病进医院,小病进社区、康复进社区将不再是一种梦想。
区财政局办理答复:
一、现状
近年来,我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运行体制转轨,建立了“以区为主,条块结合”的统一协调医疗卫生机构管理新机制。2018年3月,通过招标采购,确认天宁区区域卫生信息系统由江苏省电信总公司常州分公司总包建设,软件由江苏振邦智慧城市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提供。年底,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部署到位,实现医疗数据有效统计分析。今年6月将启动焦溪卫生院系统升级改造,预计9月底前将实现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系统平稳运行。
二、下一步工作
区卫健局制定了区域居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规划,将达到以下目标:
一是有效整合基层医疗机构HIS系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系统、医学影像系统、临床检验系统、心电系统、住院电子病历系统、体检软件系统、排队叫号系统,实现互联互通。2019年下半年将启动区域心电中心、区域影像中心、区域临检中心建设,实现区域内医疗协同、医疗资源合理调配。
二是创新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系统。构建智能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平台,不断提升家庭医生的服务能力,引导城乡居民优先利用签约医生诊疗服务,不断提高居民对基层医务人员的依从度。
三是探索推进新技术服务健康事业。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利用区块链技术推进互联网医联体分级诊疗工作。探索可穿戴设备等物联网新技术在基层医疗机构的创新应用。不断强化以医疗水平为核心的能力建设,依托临床支持决策系统,提升医护人员诊疗能力,努力把更多患者治疗留在社区。
四是提升便民就医服务。启动自助挂号、诊间支付建设,进一步方便群众就医。推广使用健康卡,推动健康标识由“传统空间”向“互联网空间”转型,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的“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新模式,依托全民健康信息平合,建立统一的健康身份认证服务,为跨区域、跨机构的医疗健康服务以及互联网医疗等新场景提供开放、便捷、可靠、安全等具备隐私保护特性的真实身份证明与鉴别服务。
三、资金来源
以上项目建设经费主要由区财政和政府办中心及卫生院共同承担。
我区将通过“互联网+社区医疗”专项建设,有效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和内在活力,为幸福天宁提供卫生健康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