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州市天宁区人大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天宁区人大 >> 监督视窗 >> 内容
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 发挥人大制度优势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发布日期:2023-07-13   来源:天宁人大 浏览次数:  字号:〖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对全面依法治国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形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我们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地方人大作为党领导的政治机关、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权力机关、全面担负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的工作机关、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必须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科学指引,充分发挥人大独特的制度优势,以高质量发展为鲜明导向,以依法履职尽责为重要保障,创新人大参与基层治理的体制机制,为建设“现代化城乡治理样板”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

一、天宁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参与基层治理的主要做法

近年来,天宁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区委的领导下,自觉在大局下行动、在法治中作为,聚焦基层治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1.坚持法治引领,着力营造基层治理法治氛围。一是积极参与立法。组织相关部门、法律专家、基层代表开展立法座谈和研究讨论,并及时将征集到的“第一手”意见建议汇总归纳后提交至市人大,助力《焦溪古镇保护条例》《常州市住宅物业管理条例》等立法工作顺利完成,在地方立法工作中贡献了天宁人大力量。二是依法开展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及时修订备案审查规定,规范工作程序,将“一府一委两院”和区人大常委会相关规范性文件全部纳入报备范围,健全工作联动机制,搭建信息平台,不断提升备案审查工作水平,本届以来,先后对《常州市天宁区人民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天宁区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办法》等6件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审查并提出审查意见,切实做到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三是推动严格执法。牢固树立法律的生命和权威在于实施的理念,常态化开展《环境保护法》《安全生产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执法检查或视察调研,推动法律规定得到全面落实,法律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法律威严得到切实尊重。四是带头学法护法。坚持常委会会前学法制度,组织人大任命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和宪法宣誓,听取审议普法情况报告,开展国家宪法日宣传活动,推动全民普法教育,为社会治理营造浓厚法治氛围。

2.深化监督检查,推动形成基层治理新格局。一是扎实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围绕法治政府建设持续用力,坚持一年一个重点,促进政府切实转变职能、提升依法决策水平、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每年听取和审议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抓实抓细计划和预算监督,协助区委出台《关于建立区政府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实施意见》《关于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的实施意见》,制定了《天宁区人大常委会推进预算联网监督工作实施意见》,从制度和程序上规范人大对国有资产监管和对财政预算延伸审查监督,督促支持政府更好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二是积极促进公正司法。近年来,先后听取审议了法院破产审判工作、执行工作、检察院公益诉讼、平等保护服务民营企业等专项工作报告,精心开展“听百案、议百事、评百员”活动,累计组织代表旁听庭审55次,进一步丰富代表监督内涵,推进人大代表参与司法监督的机制融合,对促进司法公开和规范化建设,维护人民群众权益,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三是做好涉法涉诉信访。把畅通民意表达与化解社会矛盾作为推进社会治理的突破口,加大对人民群众申诉、控告、检举信访案件的处理力度,完善人大信访机制,一方面主动联系,积极协调和督促“一府一委两院”,对群众反映的合理诉求及时予以解决,另一方面做好释法说理,促进矛盾化解,切实把人大信访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

3.发挥主体作用,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实践。在探索多元化解社会矛盾的新途径过程中,大力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强化服务平台建设,密切群众联系,化解基层矛盾,主动服务全区社会发展稳定大局。一是抓好联络载体建设。积极推进“人大代表之家”提升工程,在全区建立87个“代表联络工作站”,设立首个“全国人大代表工作室”,在茶山街道成立全市首个街道议政代表会,推出人大微信公众号,率先完成代表网上履职APP平台建设和运行,人大的监督触角进一步向基层延伸,代表履职有了平台保障,有效发挥代表密切联系群众、收集民情民意、反映群众诉求、参与辖区治理的积极作用。二是探索建立议政代表会。去年我们在全市率先试点成立了茶山街道议政代表会,今年我们又在各街道全面建立议政代表会,实现了对街道办事处工作制度化“议政”、常态化“督政”。在此基础上,为解决开发区人大工作盲区、监督工作缺位等问题,我们在市人大的指导下,在天宁经济开发区试行议政代表会制度,成为延伸人大监督渠道的有益探索。今年我们还出台了《天宁区街道民生实事项目票选制工作指引》,在全区各街道开展民生实事项目票选工作,将街道民生实事选择权交由本级议政代表,有效弥补了街道民主监督“缺位”、民意反映“断层”、民主渠道“缺失”的不足,在全市率先跨出了民生实事项目从区、镇票决制向街道票选制延伸的第一步。三是改进提升代表建议工作。近几年来,每年围绕一个主题加强和改进代表建议工作,逐步形成了天宁特色的“三三制”建议处理工作机制,即办前、办中、办后三次沟通,领导挂钩、工委归口、“回头看”三重督办,建议质量、办理水平、满意度三项评比,推动建议落地见效,切实推动了一批社会治理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二、进一步发挥人大制度优势推动基层治理效能提升的思考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基层治理是否有效,直接决定着经济社会是否能持续发展、繁荣和稳定。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担负着宪法法律赋予的立法、监督等职责,在推动基层治理效能提升中理应发挥重要作用,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做到紧跟市委、区委部署,紧扣发展需求,紧贴人民期盼,找准在基层治理中的定位和职责,自觉在法治全局中谋划和推进,努力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转化为新时期建设“现代化城乡治理样板”的生动实践。

1.坚持党的领导引领基层治理正确方向。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制度体系,是一切制度实行、一切工作开展的前提和基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根本政治制度,支持和保证党领导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具有将党委主张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权力机关意志和人民共同行动的职能优势。发挥人大制度优势,保障党的领导落实到地方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需要人大进一步强化党的全面领导,在党委的政治统领下完善制度、依法履职、发挥优势。人大要紧跟中央大政方针政策,紧贴省市区委的重大决策部署,严格落实党对人大工作的要求,既要当好监督者又要做好参与者,切实做到党委决策部署到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矛盾问题在哪里、监督就向哪里发力,确保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人民的意志,确保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地方国家机关的领导人员,确保通过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履职尽责和担当作为实现党对国家和社会的坚强领导。

2.助立良法推动善治做优基层治理环境。人大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既是地方性法律法规的制定者,也是宪法法律在地方贯彻实施的推动者监督者,在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和法治社会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是积极参与重点领域立法。结合区域发展重点和基层治理难点,积极开展立法调研,提出立法建议,推动基层立法联系点扩点提质,配合上级人大加快健全完善地方法规体系,为推进地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筑牢法律基础、提供制度保障。二是着力推动营商环境法治化建设。聚焦营商环境建设法治化主题,立足增强制度设计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围绕地方营商环境建设工作的短板弱项,用好重大事项决定权,在建立健全营商环境制度体系、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一站式受理”、优化“最多跑一趟”进程、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规范营商领域司法秩序、加强营商环境建设监督等方面,适时出台决议决定,督促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生产活力。三是完善法治实施体系和法治监督体系。进一步加强对宪法实施的监督,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维护宪法权威和法制统一。加大执法检查力度,确保法律法规和上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在本地区不折不扣贯彻实施。大力推动法治天宁、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使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治理念深入人心,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为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3.实施精准监督提升基层治理效能。行使好宪法法律赋予的监督职权,努力做到既重结果,也重过程,依法依规、严格严谨,真督实查,为提升治理效能提供有力保障。一是注重正确监督与有效监督的有机结合。正确监督,就是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严格按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进行监督。有效监督,就是要聚焦党委、政府工作大局,强化问题意识,找准监督重点,完善监督方式,提出建设性建议,推动解决突出问题。正确监督重在方向、立场,有效监督重在靶向、结果,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统一于人大监督工作的全过程。二是要注重需求导向与问题导向的有机结合。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做到法律法规实施的薄弱环节在哪里监督就向哪里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矛盾问题在哪里监督就向哪里发力,在监督议题的选择上求准求精,紧扣大局、突出重点、抓住要害,做到干一样像一样、干一件成一件,以关键问题的解决谋重点工作之突破,在推动问题解决中彰显监督功能作用、展现人大担当作为。三是要注重强化刚性与体现支持的有机结合。要做到寓支持于监督之中,既要敢于监督,增强监督刚性,让人大监督长出牙齿并咬合有力,也要善于监督,把握监督尺度,综合运用、改进提升专项审议、计划预算监督、执法检查等法定监督形式和专题询问、工作评议等新形式,帮助“一府一委两院”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全区上下共谋改革发展的良好氛围。

4.发挥主体作用营造基层治理合力。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是人民群众的代言人。他们长期扎根基层,职业构成多元,有着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在了解群众利益诉求、化解矛盾冲突等方面具有其他社会主体所无法比拟的潜力和能力。一是充分发挥人大上下联动的合力。镇、街道人大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具有独特优势,镇、街道人大这个基础是否坚实,直接关系着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的稳固;镇、街道人大在发挥代表作用方面是否充分,直接影响着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镇、街道人大是否出色、是否有作为,直接反映着人大工作的整体水平,因此,加强镇、街道人大规范化建设至关重要,要认真贯彻落实《江苏省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工作条例》和《江苏省市辖区、不设区的市人大常委会街道工作委员会工作条例》,进一步提高对镇、街道人大性质、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准确把握镇、街道人大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主动适应工作定位和要求,积极探索、勇于创新、高效履职,形成区、镇、街道人大的合力。二是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合力。各级人大代表是联系政府与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一方面要引导代表带头尊崇法治、敬畏法律,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把普法守法作为代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内容,推动全社会形成良好法治氛围。另一方面要激励人大代表积极主动参与社会治理,投身宣传政策、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纠纷,调动民众主动参与社会治理和社会公共服务的积极性,画好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社会治理的“同心圆”。三是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与政府职能部门的合力。人大代表对各方面工作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是代表人民直接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以及实现政治参与、民主监督的重要形式。要做到支持服务到位, 拓宽代表知情悉政渠道。积极组织代表参加相关会议、视察、调研等活动,及时向代表通报人大常委会重要决议决定、政府重大决策情况等,丰富、活跃闭会期间代表活动, 使更多代表知晓全区重大决策部署,了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事项, 为提出有质量的建议打下坚实基础。要做到学习培训到位,提高代表履职能力水平。重点加强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处理群众反映问题、撰写议案、建议等实际能力的培训力度,使代表更好掌握了服务群众、处理问题的知识技能。要做到组织引导到位,提高代表建议质量。搭建好代表与政府部门沟通的平台,组织代表深入选区开展调查研究,及时掌握基层情况,清楚群众所需,明白问题所在,从而提出高质量的议案、建议,实现人大代表更好履职行权。


  主办单位:天宁区人大常委会;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1024*768分辨率
技术支持:常州风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