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基层政务公开 >> 信息速递 >> 政策速递 >> 内容
【市级】常州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常州市2018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8-07-06   来源:常州市政府办公室    浏览次数:    字号:〖
 
      

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常政办发〔201892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常州市2018

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辖市、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公司、直属单位: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江苏省2018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及任务分工》,根据我市政务公开工作实际,市政府办公室制定了《常州市2018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实施方案》。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各地各部门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关注期待,深入落实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系列部署,坚持统筹协调、重点突破,按照《常州市2018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实施方案》的部署,着力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公开,不断提升政务公开质量、实效。要结合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优化,抓好本地区本部门政务公开资源力量整合,做好督查评估工作,将政务公开纳入地方绩效考核和部门工作考核体系,有效推动本地区本部门政务公开工作。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或工作安排,并在本方案公布后30个工作日内在本地、本部门政府网站公开。

 

 

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72

 

(此件公开发布)


 

常州市2018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实施方案

目标

任务

主要内容

牵头单位

责任单位

一、

高质量推进政务发布解读回应工作

(一)及时发布各项重大政策

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及时公开政府全体会议和常务会议讨论决定的重要改革方案、重大政策措施,以及部门制定的各项重要政策。各部门制定出台的涉及公共利益、公众权益的重大政策文件,要对公开相关信息作出明确规定。

市政府办公室,各辖市、区人民政府

市各有关

部门

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推进政务公开,结合《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重点工作和任务分工,选取社会广泛关注、与宏观经济和民生关系密切的重点事项,提出行之有效的公开任务、内容和频次等,作为本部门2018年度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内容向社会发布。

各辖市、区人民政府,

市各有关部门

结合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优化,做好政府部门权责清单调整和公开工作。

市编办

市各有关

部门

推动全面实施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及时公开抽查结果信息。

市编办

市各有关

部门

推进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结果公开,对社会广泛关注、关系国计民生的建议提案,承办单位要应公开尽公开答复全文。

市政府

办公室

市各有关

部门

(二)贯彻落实重点领域公开任务

研究出台我市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领域信息公开办法。重点选取本地区本行业社会关注度高的项目,突出做好中标结果公示、施工合同备案情况、征收土地方案、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等信息公开工作。

市发改委、国土局、城乡建设局、规划局、

政务办

市各有关

单位

研究出台我市公共资源配置领域信息公开办法。建立健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服务功能和管理体制机制,凡涉及公共资源、公共资产、公共资金的交易和配置,都要依法纳入统一交易平台。依法做好公共资源交易公告、资格审查结果、交易过程信息、成交信息、履约信息以及有关变更信息的公开工作。

市政务办

市各有关

单位

研究出台我市社会公益事业建设领域信息公开办法。推进精准扶贫脱贫、救助对象认定、食品安全、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调查处理等信息公开,坚持高效便民,因地制宜、因事制宜公开信息,注重实现公开的信息可检索、可核查、可利用。

市委农工办、市民政局、食药监局、环保局

市各有关

单位

贯彻落实国家最新部署,切实抓好预决算公开年度专项检查和考核统计工作,继续深化各级政府及其部门财政预决算信息公开,按要求做好政府债务信息公开。

市财政局

各辖市、区人民政府,市各有关

单位

持续推进其他各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全面梳理历年来国务院、省、市政务公开工作要点明确的各领域公开任务,按照职责分工继续做好信息公开工作。

市政府办公室,各辖市、区人民政府

市各有关

部门

一、

高质量推进政务发布解读回应工作

(三)量质并举做好政策解读工作

聚焦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解读好相关政策措施、执行情况和工作成效,重点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相关政策措施的解读工作,密切关注市场预期变化,把握好政策解读的节奏和力度,主动引导舆论,为推动政策贯彻落实营造良好环境。

市政府办公室,各辖市、区人民政府

市各有关

部门

各地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履行好重大政策第一发言人第一解读人职责,通过积极参加政府新闻发布会、在线访谈、撰写文章等方式,深入解读政策背景、重点任务、后续工作考虑等,及时准确传递权威信息和政策意图。

市政府办公室,各辖市、区人民政府,市各有关

部门

重点打造《政策简明问答图解》和《政在常州在线访谈》品牌栏目,由各地各部门政务公开工作机构牵头,联合政策制定业务部门解读重点政策,把企业群众关注的政策信息从政策文件中提炼出来进行解读,拓展新媒体传播渠道,提升政策的传播和推广效应。

市政府

办公室

各辖市、区人民政府,市各有关

部门

(四)及时高效回应社会重大关切

切实用好两微一端新平台,充分发挥政务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灵活性强、交互性好的优势,重点做好新平台信息发布和互动回应工作,不断提升平台交互体验。按照谁开设、谁管理原则,落实主体责任,严格内容审查把关,加强日常维护管理。全面整合全市公众微信号,面向企业服务的全部纳入常州政企通微信公众号,面向市民的全部纳入常州12345”微信公众号,逐步归并常州公共服务APP,依托新建的我的常州”APP,整合政务APP形成面向企业、市民的服务类综合APP

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府新闻办

各辖市、区人民政府,市各有关

部门

增强舆情风险防控意识,建立完善与宣传、网信等部门的快速反应和协调联动机制,密切监测收集苗头性舆情,特别是涉及经济社会重大政策、影响党委和政府公信力,冲击道德底线等方面的政务舆情,做到早发现、早研判、早处置。

各辖市、区人民政府,

市各有关部门

重点做好就业社保、就学就医、住房保障、安全生产、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养老服务等民生方面的热点舆情回应,引导社会预期。

市教育局、民政局、人社局、卫计委、食药监局、环保局、房管局、安监局等有关单位

适时开展政务舆情应对工作效果评估,建立问责制度,对重大政务舆情处置不得力、回应不妥当、报告不及时的涉事责任单位,要予以通报批评或约谈整改。

市政府新闻办,各辖市、区人民政府

市各有关

部门

二、

着力提升政务服务公开质量和实效

(五)推进网上办事服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

全面公开网上办事服务信息,定期开展办事服务信息公开专项检查,重点检查公开的办事服务信息是否完整便民、是否准确规范、与实际工作是否一致等,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市政府办公室、市政

务办

各辖市、区人民政府,市各有关

部门

清理并公开群众和企业办事需要提供的各类证照、证明材料,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一律取消,通过各种渠道可以精简的一律精简。

市编办、市政府法制办、市政务办,各辖市、区人民政府

市各有关

部门

贯彻放管服改革要求,深化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再造网上办事流程,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推进不见面审批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完善不见面审批事项清单;推动网上办事服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办事指南;办事条件发生变化的事项,应在1个工作日内在网上公开变更后的相关信息和具体实施时间。持续扩大网上办事服务范围,推出更多的服务事项实现在线填报、审查、办理和查询,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办理过程和办理结果公开标准化。

市编办、

市政务办

各辖市、区人民政府,市各有关

部门

(六)让企业群众到大厅办事更明白更便捷

实行政务服务网上平台与政务大厅办事服务信息同源管理,建设和使用统一的咨询问答知识库、政务服务资源库,确保线上线下信息准确一致、办理口径一致,方便群众和企业办事。

市政务办

各辖市、区人民政府,市各有关

部门

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模式,结合群众办事需求灵活设立综合窗口,实行统一受理、一表填报、后台分办,企业群众必须到现场办理的事项力争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市政务办

各辖市、区人民政府,市各有关

部门

继续深化“3550”改革,及时公开相关举措、工作进展、改革成效等情况,全面公开涉及市场准入方面的办理流程、审批时限等信息。

市编办、市工商局、市政务办、市不动产登记交易中心

各辖市、区人民政府,市各有关

部门

以电子政务外网和政务云为载体,以数据共享应用为抓手,建设市级政务数据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实现重要信息系统通过统一平台进行数据共享交换,逐步实现政务信息数据全市共享共用,为一网通办提供数据支撑。

市政府办公室,各辖市、区人民政府

市各有关

部门

探索打造政务公开体验区,整合政务服务大厅现有资源,推出政策文件、办事指南和办理进度查询,材料填报模拟展示,以及建议投诉等功能,为居民提供权威性、一站式、个性化、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

市政府办公室、市政

务办

各辖市、区人民政府,市各有关

部门

二、

着力提升政务服务公开质量和实效

(七)深化网上办事服务一号答

优化提升12345政务热线平台,建立政务服务线上互动渠道,提供网上办事服务咨询和协同办理,统一接受企业群众投诉建议,完善受理、转办和反馈机制。建立政务服务一号答咨询问答知识清单,开通一号答服务导航,提供在线解答。

市政务办

各辖市、区人民政府,市各有关

部门

进一步清理整顿各类政务热线,除确需保留的和紧急类热线外,其他的全部整合到同级12345热线平台。各辖市、区人民政府年底前将清理整合情况报市政府办公室备案。

市政务办

各辖市、区人民政府,市各有关

部门

(八)建立健全公共企事业办事公开制度

重点推动教育、生态环境、文化旅游、卫生健康、住房保障、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等领域的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市级各主管部门要参照国家、省级各相关领域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制度,加快推进我市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制度的建立完善。

市教育局、民政局、文广新局、卫计委、环保局、旅游局等有关部门

各地要督促公共企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履行监管职责,加强分类指导,组织编制好公共企事业公开事项目录,建立完善公开考核、评议、责任追究和监督检查具体办法,切实推进好本地区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工作。

各辖市、区人民政府

三、

强化政务公开制度保障和平台支撑

(九)贯彻落实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出台后,各地各部门要做好新旧条例衔接过渡工作,制定专项培训学习计划,加快调整完善相关配套措施,严格落实新条例各项规定。根据新条例要求,全面梳理应该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优化调整主动公开目录;完善依申请公开内部办理规程,健全接收、登记、办理、答复等流程,进一步规范依申请公开工作。结合条例实施10周年和新条例出台,组织开展知识问答等宣传活动,营造社会公众充分知情、有序参与、全面监督的良好氛围。

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府法制办,各辖市、区人民政府

市各有关

部门

(十)高水平完成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

扎实推进试点工作,试点单位要严格对照任务目标,查漏补缺,力争取得创新突破,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符合我市经济发展的试点成果。试点领域相关单位要在今年6月底前完成各项试点任务,确保通过上级检查验收。

市政府

办公室

天宁区人民政府,试点领域各有关部门

(十一)持续推进政务公开各项制度建设

严格落实行政机关公文办理中的政务公开程序,进一步提升、完善智能办公平台中已固化的政务公开运行流程,并在全市范围内推行,推动政务公开操作与政府日常运行紧密结合、同步运转。

市政府办公室,各辖市、区人民政府

市各有关

部门

三、

强化政务公开制度保障和平台支撑

(十一)持续推进政务公开各项制度建设

结合新条例出台,加快落实我市有关政府信息公开个人隐私相关要求,除惩戒公示、强制性信息披露外,对于涉及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公开时要去标识化处理,同时注意选择恰当的公开方式和范围。对一些敏感性强、社会关注度高的信息,要提前做好对公开内容表述、公开时机、公开方式的研判,避免发生信息发布失信、影响社会稳定等问题。

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府法制办,各辖市、区人民政府

市各有关

部门

稳步推进主动公开目录编制,依据权责清单、公共服务清单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有关要求,结合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优化,组织编制好本地区本部门政务公开事项目录清单,及时进行动态更新调整。

市政府

办公室

各辖市、区人民政府,市各有关

部门

(十二)提升政府网站建设管理水平

规范政府网站名称、域名、标识管理。加强信息内容建设,丰富网站信息资源。强化信息资源检索功能,提高检索的准确性、便捷性和结果展现的科学性。扎实推进政府网站集约化建设,完成市级部门、县级政府门户网站整合迁移任务。以政府网站集约化平台为依托,建设统一的互动交流平台,年底前实现网民在线访谈、征集调查、咨询投诉等信息的集中处理。

市政府办公室,各辖市、区人民政府

市各有关

部门

依托市大数据中心建设,统筹整合贯通各辖市、区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数据采集、管理、应用和安全工作。依托电子政务外网和市政府门户网站,建设统一集中的公共数据开放网站,推动政府部门和公共企事业单位的原始性、可机器读取、可供社会化再利用的数据向社会开放。

市政府办公室,各辖市、区人民政府

市各有关

部门

(十三)推动政府公报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全面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政府公报工作的有关要求,建立市级权威发布体系,加快政府公报数据库建设,进一步完善部门文件报送制度、联络员制度和报送刊登情况通报制度。强化政府公报服务公众功能,适时了解公报受赠单位的使用情况,动态优化调整赠阅范围和数量。探索在依申请公开、新闻发布、办事服务、政民互动等场景中更多应用政府公报,充分发挥政府公报法定、权威、规范、便民的功能,提升政府公信力。

市政府法制办,各辖市、区人民政府

市各有关

部门

 

 

 

 

主办单位:常州市天宁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C) www.cztn.gov.cn E-mail:chinatnq@163.com
天宁区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邮箱:1922210544@qq.com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量: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20001 苏ICP备05003616号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